苏贵妃对那人的本事深信不疑,他有搅弄风云的本事,只要照着他说的去做,便能复宠,也能护住五皇子。
作者有话说:
今天缺了4500个字。
所以明天会补一万字。
宝们可以明天一起看。
? 29、一更
苏山对苏贵妃在宫中的境遇一筹莫展, 沈清端虽有法子解了苏贵妃眼前的困境,可如今的冷宫外有重兵把手,他在宫内的人脉也无法替其递信进去。
“孙皇后如此势大, 连太子都养在了她的名下, 为何偏偏与咱们娘娘过不去?”陈氏已是又怒又急,只恨不得亲自进宫去瞧一眼苏贵妃。
沈清端朝着陈氏行了个礼,言辞恳切地说道:“怀璧其罪。皇后若只想做母仪天下的中宫,自然不会与娘娘置气。可若她想做陛下唯一的妻,娘娘便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外书房内只余四人,苏山与陈氏知晓苏贵妃进宫的缘由, 可苏荷愫却听得云里雾里, 扬着懵懂的杏眸望向沈清端。
沈清端瞥了一眼苏山,在他的默许下将昔日苏贵妃未进宫前被那恶.霸监军瞧上的事说与了她听, 并道:“那监军与别州知府为同宗,作.奸.犯科,肆无忌惮。我那时也拿他也无甚法子。”
苏荷愫却不知晓姑姑入宫还有这一层缘由,可见她那时整日只顾着在田野间嬉戏玩耍, 连这样的事也未曾觉察。
“后来, 清端便给我们出了个主意。他让你姑姑穿了一身碧色罗衫裙在溪畔摆摊卖菌子, 一眼便被微服私访的陛下给瞧中了。”苏山叹道。
若不是那监军欺人太甚, 他如何舍得让唯一的胞妹入那不见天日的深宫里?
陈氏望着沈清端愁色沉沉的面容, 也附和道:“我那时一直不明白陛下为何会对娘娘一见倾心, 其间清端必是出了不少力。福兮祸兮, 咱们一家人都靠在娘娘的权势过上了好日子, 谁成想娘娘在宫里竟是这般举步维艰。”
沈清端心里也不好受, 他幼时被苏家所救, 也曾与那位苏贵妃住在同一屋檐下, 知晓那是个性情娴雅的柔善之人,并不适合尔虞我诈的深宫。
那时情势所迫,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只是,他也有自己的私心。
沈清端敛下睫羽,掩下眸子里的愧疚之色,“娘娘与我母妃生的有几分相似,母妃在世时最喜碧色罗衫,是以陛下才会对娘娘一见倾心。”
话音甫落,非但是苏荷愫惊诧得连话也忘了说,苏山与陈氏尽皆瞪大了眸子望向沈清端,目光中满是震惊。
怪道苏贵妃一届农女出身,进宫后却深受明侦帝宠爱,还逾制赏了苏家承恩公的爵位。
其余金银财宝更是毫不吝啬,娘娘隔三差五便要赏下来一回。
原是因为娘娘和已故的云南王妃有几分相似的缘故。
“那时我为你们所救,第一眼瞧见娘娘后便以为是见到了母妃。”沈清端自嘲一笑道:“母妃死的那样惨烈,既是抱着想随父王共赴黄泉的念头,也是为着不落入那人的手中。”
说罢,他便朝着苏山躬身下拜,只道:“若不是因为救下了我,兴许如今你们还是逍遥自在的一家人,不必受这等骨肉分离之苦。”
苏山不过惊讶了一息,便也知晓沈清端此话非假,那些往日里他想不明白的地方终于寻到了由头来解释。
他上前将沈清端搀扶了起来,叹道:“若不是你,只怕咱们全家早已死在了那监军的威势之下,娘娘的日子也定是苦不堪言。更何况进京谋权势一事并不是你迫着我做的,与你又有什么干系?”
陈氏方才的脸上还阴云密布,此刻却已雨过天晴。她目光殷切地望向沈清端,道:“照你这么说,陛下早先如此盛宠娘娘,也有弥补你母妃的意思在,那你可还有法子解了娘娘今日的困局?”
“帝王之爱,虚无缥缈。母妃已死,方能常驻他心间萦绕不去。”沈清端冷声说罢,才回了陈氏的话:“我能解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