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恰恰因为它本身是在一个消失的状态,而且因为它短暂,才构成了那个对美的特别强的惋惜。过生日是跟朋友去分享自己拥有这个生命的快乐,可是很多人在生日时,特别是在十八岁或者二十岁的生日的时候,大概也都感觉到一种感伤。在朋友吹完蜡烛、切完蛋糕,走了之后,特别会有一种孤独感,会感觉到一生只有一次十八岁,或者只有一次二十岁,这时会有特别强的一种青春形式的对生命感悟的力量。

宝玉在这一天是过十四岁还是十五岁的生日,作者并没有明讲,因为之前宝钗过了十五岁的生日,宝玉叫宝钗“宝姐姐”,所以有可能宝玉是在过十四岁的生日,也有可能在过十五岁的生日。十四五岁,是一个半大不大的年龄,好像要告别他的童年,然后进入青少年的时期。

六十三回也刚好是一个转折,前面是宝玉的生日,后面一段写到了贾府一个长辈贾敬的死亡,是生日和死亡的对比。生命本来就是两面的,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感悟到生命的爱恨、生死,其实都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所以他每次在写到极度繁华的时候,就会写出另外一个幻灭的状况。

我一直认为六十三回有一点像电影里的停格、生命里的停格,作者好像希望他的生命永远停在那个状态,不要再往下发展,因为再往下发展贾家就开始是死亡、抄家、败落,全部是悲哀的事情。也许我们在自己的一生当中,有一天回忆的时候,觉得只有几个极大的爱、极大的恨或极大的喜悦和极大的惊恐,会变成一种停格。越到老年越明显,如果说到了临终的时刻,我相信那个停格是非常单纯、非常简单的,可能只有一个画面。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旅程,可是其实到最后是一个停格。

有很多的事情一直在过去,可是不会停留,真正会停留的,有一点像我们在金沙江里筛沙子,所有的沙子漏完以后,剩下的黄金,其实是非常少的,我们叫“披沙沥金”。生命里面最后剩下的纯粹的黄金,恐怕只有一点点。对于曹雪芹来讲,我觉得十四五岁是他生命里的黄金岁月,然后那个生命就停格在那里。因为他长大之后,要面临自己家族很多悲惨的事件,面临很多的侮辱,面临后来自己一家人三餐不继的窘状。所以特别希望大家在读六十三回的时候,感觉一下这个少年、这个青少年生命里面的一种繁华极盛的美。

占花名的时候,宝钗一抽就抽到了牡丹,牡丹一直被认为是花中之王,我们会觉得宝钗的生命像一朵牡丹。接下来大家就问,林黛玉会抽到什么?黛玉自己也在疑惑,她也觉得这花是一个暗示、是一个预言,代表着她在人间的生命。最后她抽出的是芙蓉。其他的女孩子都是陆地上的花,黛玉是水中的花,她是跟这些人都无关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这一天的生日宴会当中,的的确确用了各种花,暗示了所有生命存在的不同形式。

我特别强调不同形式,因为生命是不可取代的。如果对生命去排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恐怕刚好不懂《红楼梦》的意义。《红楼梦》本身没有办法去排名次,《红楼梦》只是不同形态地完成自己。牡丹是花园里一眼就看到的花,不能不注意到它,可牡丹是不可能在秋天开花的,牡丹只要有一点点不对的气温,就没有办法存活。所以我们说牡丹是最美的,可是也最脆弱。但是菊花可以在秋天开花,梅花可以在冰雪中开花。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一生也有不同的花的开放形式,二十岁可以看到自己的生命大概都像牡丹,希望在人生里争强斗胜,希望永远是第一名;不论聪明才华,还是自己在人世间受到的重视瞩目,还是长相、人缘,都是牡丹。牡丹代表了在现世当中的成功和宠爱,到某一个年龄,才会懂菊花或者梅花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