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伟大的部分,可能是一个伟人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根本不可能提到的部分,可是它们对于一个人来讲是重要的。我们从小听到的伟人故事,都是些很了不起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红楼梦》不是一部伟人传记,只是一部“人的传记”。一个人的生命里最真实的部分,集中体现在那些好像用橡皮擦都擦不掉的记忆里,这是《红楼梦》给我的一个指引。

我常常会问自己,如果我的一生用橡皮擦一直擦,究竟有哪些东西是无论如何都擦不掉的?最后,你会发现那些擦不掉的画面并不见得多伟大,很可能你忘不掉的一个下午,母亲在睡觉,你轻手轻脚走到她旁边,对着她耳朵吹气之类的调皮。试着想想,一个人如果真有所谓临终,在呼吸、心跳都将停止的时候,脑波里最后闪现的画面会是什么?像唐太宗、乾隆皇帝这样的人,他一生有很多惊人伟业,可临终时闪现的是那些伟大事迹呢?还是一些别人觉得根本不重要的事?正是这些不重要的部分才应该属于文学。《红楼梦》的精彩在于它充满了擦不掉的空间跟画面,正是它们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三十一回讲了一件很奇特的事情,主角是晴雯。宝玉这段时间有点倒霉,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有点“衰”,碰到了很多不太顺心的事。先是因为碰了一碰金钏儿的耳坠子,惹得妈妈打了金钏儿;然后又因看一个女孩在蔷薇花底下画“蔷”被大雨浇成落汤鸡,一脚踢得袭人吐了血;又因为说话不得体得罪了宝钗和黛玉。因为心里闷闷不乐,说话就有点冲。晴雯的个性与袭人截然不同,袭人是忍辱、圆融;晴雯则嚣张、跋扈。在宝玉跟晴雯发生冲突之后,袭人尽量地委曲求全,晴雯却唯恐天下不乱。作者的厉害之处在于,就算你读上十几次还是弄不清楚他到底喜欢袭人还是晴雯,他对袭人的委曲求全和晴雯不怕把事情闹大这两种人生现象不加任何褒贬和判断。其实,人最大的谦卑莫过于能意识到身边所有的人你其实都无从判断,能明白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很多写作者做不到这一点,说实话,我自己也做不到。我刚才用到一个词叫“谦卑”,文学创作最大的领悟就是彻底的谦卑,它意味着你看到一个生命,虽然不能理解,甚至并不认同,可是你却明白和尊重他的生活方式。

这一回的回目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古代有种扇子是用绢做的,扇面画得很漂亮。像贾家这种贵族家庭,扇子一定讲究得不得了。扇骨多半是用鸡翅木或者象牙做的。晴雯不小心把扇子弄在地上跌断了,宝玉心里不爽,骂了晴雯。晴雯很不服气,就说过去多少玛瑙、瓷器、玉器打碎你都没事,一把扇子你就发这么大的脾气。可见这种贵族人家,根本不把贵重物品当回事。记得我带妈妈去台北“故宫”,看到乾隆年间的瓷器,我妈说,这东西以前你外婆家好多,我每次发脾气就摔几个。我很惊讶,本来是想收藏的,那一刻忽然觉得这件事很荒谬。

后来,宝玉对晴雯说:如果撕扇子能让你开心,你就撕扇子也无所谓。大家注意,正统的儒家绝不会同意这样的观点,认为这简直是暴殄天物。而宝玉却觉得“千金一笑”非常难得。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当年,周幽王宠爱褒姒,她是“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美女。褒姒生性不喜笑,但她一笑有百二十种媚态。因此,为了博得她一笑,周幽王曾以千金征集能让美人欢笑的点子,这便是“千金难买一笑”的典故的由来。但耗去很多钱财,尝试了很多办法,诸如召乐工击钟鼓、品竹弹丝,或命宫人进歌舞,或让人撕帛以取悦,可她就是不笑。后来,朝中有大臣献上一主意,这便是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故意将烽火燃起,看到诸侯们纷纷赶来,褒姒站在城楼上哈哈大笑。当时烽火相当于空袭警报,表示京城危急,后来当战争真正爆发,烽火再燃的时候,诸侯们以为又是儿戏,按兵不动,西周由此而亡。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这个故事时,就说你将来不能爱这样的女人,可是我当时却觉得这个周幽王真过瘾,甚至觉得美原来可以如此惊动人间。这个古老的儒家教训人的故事中,还隐藏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