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发散了,刚打过的时候还没有这么痛。“略辗转时,禁不住‘哎哟’之声。那时天色将晚,因见袭人去了,却有三两个丫环伺候,此时并无呼唤之事,因说道:‘你们且去梳洗,等我叫时再来。’众人听了,也都退出。”这是一个准备,准备着第二个访客的到来。黛玉跟宝玉在一起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有第三者在场的,因为他们是前世因缘。
宝玉本来想睡觉,可是又痛得睡不着,“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说忠顺府拿他之事”。这里讲的是梦境,宝玉挨打是因为忠顺王府来抓琪官,他心里面还记挂着这件事,怕他被忠顺王府抓去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一会儿“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故”。可见宝玉承受的不止是肉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灵上的。“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这个时候黛玉就要出现了,“半梦半醒”是指这个人的生命跟宝玉不是在现实当中的,宝钗进来的时候绝对不是这样的场景。
就在宝玉半梦半醒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泣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被打得实在太厉害了,都有点神志不清了,所以要支起上半身才能看清楚到底是不是黛玉,只见黛玉的两个眼睛已经肿得一塌糊涂。宝玉挨打以后,那么多人陆陆续续跑来,黛玉一直都没有出现,深情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不会到现场的。此时作者才透露出爱宝玉爱得最深的人,其实是黛玉。“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哎哟’一声,仍就倒下。”注意,宝玉被打得只能趴着,要看黛玉,只能支撑起身子,可又碰了伤处,难以支持。可是看到黛玉,他说的却是:“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宝玉关心黛玉到了这种程度,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身上的痛,而是担心如果你中了暑那可怎么得了。这种话他只能跟黛玉讲,所以《红楼梦》有一条很清楚的主线是这两个人的前世因缘一直在发展。
他知道黛玉哭的是不忍看到他受苦,便说:“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如果你在生病的时候跟一个人说,我其实没有什么病,你一定很爱这个人。我们刚才提到宝玉天性的善良,他爱一个人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受苦没关系,只要对方安心就好。《红楼梦》读久了,你很难不喜欢宝玉,这个男孩子就是这么让人心疼,他说的所有话都这么真心,让人感觉温暖。他说:“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黛玉当然也不是傻瓜,知道他痛得要死。到这种时候,两个人都无话可讲了,因为他们都关心对方超过了自己。看完宝钗探病的那一段,你就能感觉到作者重点要写的是“情中情以情感妹妹”。
“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此时的林黛玉已经是那种最悲哀的哭泣,气都有点接不上了。“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你看,黛玉跟宝钗的差别多大,宝钗一直理性地劝说,让他明白为什么挨打,同时也为哥哥辩白。“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况已是活过来了。’”这一段对话一般读者不太容易懂,“你从此就改了罢!”其实是很痛心的话,他们是活在前世的人,一直觉得现世的人性败坏、污浊、肮脏,他们不想活成那个样子。可是如今她看到宝玉因此受苦,就说,不如你也像他们一样活好了。黛玉自己也是孤芳自赏、从不随波逐流的一个人。宝玉马上就懂了,跟她说:“你放心,为这些人死掉我都心甘情愿。”“这些人”就是蒋玉菡和金钏儿他们。
这就是《红楼梦》的立场,宝玉是完全对抗儒家的,他永远不会因为爸爸的教训,而去好好读书做官。他关心的不是伦理,而是觉得只有维持深情才是真正的人生。表面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