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敢于对抗权威的,她才不管你是不是宝玉,就是娘娘让我唱我也可以不唱。龄官身上有跟黛玉类似的特立独行的精神,绝不受权威的压制。《红楼梦》始终在赞美这种个性,因为太多的生命是在权威压力下开始妥协的。
“宝玉见他坐正了,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蔷’字的那一个。”这样的人,内心一定有刚硬与热烈的情感,当时她一个人躲在花底下不断地写“蔷”字,是因为她爱上的那个男孩子叫贾蔷。
“又见如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大家有没有觉得这对宝玉其实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人在爱里很难有彻底的领悟,只有在有人讨厌你、遗弃你时,才会有大彻大悟的机缘。宝玉在这一回中的“情悟”其实非常重要。
刚开始他“讪讪的红了脸”,是因为觉得别人不爱他是一种羞辱。但人一定要经过这个羞辱之后才能懂得庄子说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含义。庄子说:不要因为别人爱你,就觉得你的存在多一点意义;也不要因为别人不喜欢你,就觉得少一点存在的意义。只有这样,你的自我才是完整的。宝玉以前碰到的全部都是爱,不管真的爱或假的爱,从没有碰到过憎厌。
“宝官等不解何故,因问其所以。宝玉便说了;遂出来。宝官便说道:‘只略等一等,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这时宝玉才恍然大悟,原来因为龄官全部的爱都在贾蔷身上。
宝玉听了,心下纳闷,就说:“蔷哥儿那去了?”贾蔷是管这十二个女孩子的少爷,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子。宝官就说:“才出去了,一定还是龄官要什么,他去变弄去了。”这是在讲十几岁的男孩、女孩谈恋爱的感觉,龄官想要什么,贾蔷马上想尽办法去帮她找。
“宝玉听了,以为奇特。少站片时,果见贾蔷从外头来了,手里提着个雀儿笼子,上面扎着小戏台,并一个雀儿,兴头头往里走,找龄官。见了宝玉,只得站住。”宝玉是他的长辈,贾蔷要叫他叔叔的。“宝玉问他:‘是个什么雀儿,会衔旗串戏台?’贾蔷笑道:‘是个玉顶金豆。’宝玉道:‘多少钱买的?’贾蔷道:‘一两八钱银子。’”还记得吗?《红楼梦》中最大的丫头的薪水是一个月二两银子,他现在买的这个鸟是一两八钱银子,可见这东西不便宜。
“一面说,一面让宝玉坐,自己往龄官房里来。宝玉此刻把听曲子的心都没了,且要看他和龄官是怎么样。”宝玉本来是为了要听龄官唱《袅晴丝》的,现在也不想听了,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别人是如何在青春爱情里纠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