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斟了一与黛玉。”

你可以看到两个人喝茶的器具都讲究到如此程度,比那个成化窑的杯子还要讲究。这种东西妙玉根本不会拿出去,只给有品位的宝钗跟黛玉用。然后“仍将前番自己常常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斟与宝玉”,妙玉用自己的杯子倒茶给宝玉。很多学者在这一段大作文章,认为这是对妙玉的讽刺。我倒觉得这是对妙玉的同情,妙玉真正要修行的,恰好就是这个部分。

宝玉就跟她开玩笑说:“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宝玉表面是在逗她,但其实有点醒她的意思:你不是修行人吗?佛教不是说世法平等吗?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人都是一样,你为什么还有这么大的分别心?妙玉说:“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个俗器来呢。”

你从这话可以听得出,妙玉有多么自负。她的孤僻也源于她的自负。宝玉赶忙笑着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把这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这当然是宝玉安慰妙玉的话。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宝玉这句话其实还是在开示妙玉:出家人不是应该把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吗?可你似乎还是有很大的分别心。

“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八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的湘妃竹根的一个大海来。”还有一个东西是妙玉更得意的,就是一只用整个竹根雕的大海碗。大家知道竹子根部的节很密,所以有一百二十节很密很密的根。“海”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因形状似碗,所以也叫“大海碗”。她说:“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么?”有点在调侃宝玉。宝玉喜得忙道:“吃的了。”妙玉笑着说:“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所以你看,妙玉讽刺人是脱口即出的,可宝玉很少讽刺人,他总在讲“世法平等”。

妙玉讽刺宝玉,说得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于是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的吃了,果觉轻清无比,赞赏不已”。容器虽大,可她只倒了一小杯。注意“轻清”这个词,就是最好的茶品起来感觉却像没有。刘姥姥为什么喝不出来,就是因为太淡。

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茶是托他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人就是这么奇怪,心里有爱又不能面对的时候,他会讲反话。妙玉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最盼望的,是给宝玉喝。宝玉笑着说:“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宝玉很聪明,当然不会点破。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