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而已。
薛宝钗像春天的牡丹花,在后面的章回里,宝钗她们玩一个游戏,每人从签筒里抽出一枝花来,薛宝钗一抽就抽到牡丹。牡丹艳冠群芳,盛开在春天。而黛玉永远是秋天的菊花,淡雅,充满了孤独跟感伤。她们的生命形态完全不一样。
黛玉“吟罢搁笔”,正打算安寝。“丫环报说:‘宝二爷来了。’一语未了,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斗笠,身上披着蓑衣”,就进来了。
黛玉一见宝玉这身打扮,就笑他说:“那里来的一个渔翁!”但是“宝玉忙问:‘今儿好了?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面说,一面摘笠脱蓑,忙一手举起灯来,一手遮住灯光,向黛玉脸上照一照,觑着眼睛瞧了一瞧。”你会发现宝玉的这一系列动作,非常有趣,完全像个小男孩,而且只有关系非常亲密的人,才做得出来。眯眼看了之后笑着说:“今儿气色好了。”
宝玉下雨天的装扮,我想也许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蓑衣”有一点像雨衣,我们小时候常常看到农人披一个蓑衣,是用棕榈的棕编出来的,里面有很细密的手工,所以蛮重的。它分两段,上面肩膀有披的,下面还有围的。因为后来都用塑胶雨衣了,这种老蓑衣就不大用了,我还收了好几件这种老的蓑衣。
等宝玉脱了蓑衣,里面“只穿着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下露出油绿绸撒花裤子”。这个男孩子很特别,他的衣服几乎都是红色的。注意颜色的对比红跟绿,非常强烈,充满了热情。我想上美术课的朋友都记得,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所代表的野兽派就很讲究色彩对比。
你会发现,比较有教养、知识层次较高的人,通常喜欢淡雅的颜色,不喜欢强烈的对比色。你如果看到一个大学教授去学校上课,上面穿红的,下面穿绿的,大概会吓一跳。可是民间就比较喜欢强烈的颜色,这可能与他们感官的本能性比较强有关。宝玉虽然是一个富家公子,知书达理,可是从服装上来看,他喜欢强烈的色彩,他喜欢那种对生命很热烈的感觉。用专业绘画的术语来讲,就是色温很高,这样你会觉得比较温暖,有强烈的视觉感受。
“底下是描金满绣的绵纱袜子,趿着蝴蝶落花鞋”,你看,多讲究。袜子上绣满了花,而且还描了金,鞋子上面也绣着蝴蝶落花的图案。宝玉跟贾母一样,只穿袭人她们亲手做的衣服。黛玉就觉得奇怪:“上头怕雨,底下不怕雨?鞋袜子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子,才穿了来,脱在屋檐上了。”头上的斗笠、身上的蓑衣,还有棠木屐,这是一套雨具。古代的人穿木屐常常里面还要穿一双鞋子,跟我们小时候光脚穿的木屐不太一样。大家看到荷兰的农民在田里工作套的那个木鞋,就是包起来的木屐。他们穿很厚的袜子跟软鞋,然后再套在木鞋里。我们刚去的时候,很喜欢那种鞋,就买了一双,但不太了解怎么穿,很快脚就破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