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也累了一辈子,你们把鸳鸯要走,难道这些事情还要我自己操心,难道我就不能享一点清福吗?
我们今天做晚辈的,有时候会觉得,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就给他们送样贵重的东西。我相信真正的贴心,是嘘寒问暖。那只有生活在一起,才真的能够做到。所以贾母说:“我这屋里有的没的,剩了他一个,年纪还大些,我凡百的脾气性格儿他还知道些。”其他的丫头太小,只有鸳鸯比较懂事,能够体贴贾母。等一下有场打牌的戏很精彩,你就看到没有鸳鸯在旁边,老太太连牌都打不起来,因为怎样落牌,怎样和牌,全部是鸳鸯在帮她。
“二则他还投主子们的缘法。”投缘这点很重要,人再好,不投缘的话也不行。“他也并不指着我和这位太太要衣裳去,又和那位奶奶要银子去。”这句话大家可能不容易懂,就是一个大企业的特别助理,可能会假借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的名义在外面招摇撞骗。如果鸳鸯假借贾母之名,她可以要到很多东西,可是鸳鸯从来不会这样做。这里就讲到了鸳鸯的正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其实在今天的社会上,要用一个人,难就难在这里。所以贾母不是一个糊涂虫,她头脑其实非常清楚。
“所以这几年一应事情,他都料理,从你小婶和你媳妇起,以至家中大大小小,没有不信的。”“小婶”就是王夫人,“媳妇”就是王熙凤,家中上上下下的人都信得过鸳鸯,“所以不单我得靠,连你小婶和你媳妇也都省心”。因为要伺候一个老太太真的不容易,有这样一个得力的人,省了她们很多事。“我有这么个人,便是媳妇、孙子媳妇有想不到的,我也不得缺了,也没气可生了。”贾母说我这么多年,过得快快乐乐的,也不太生气,都是因为有鸳鸯。“这会子他去了,”你们要是把她弄走了,“你们弄个什么人来我使?你们就弄他那么大一个珍珠人来,不会讲话也是无用。”意思是说,这不是花钱就可以办到的。
就好像我们孝敬长辈,一直在给钱,可是事实上,钱对他没有用,一大堆的金银财宝,也只是变成负担而已,对他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要的是一个生活上体贴的东西。可以有人陪着他说笑、讲话就好了。
有时候我们也在思考,一个社会里的老人福利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是让他每个月拿着图章去办手续、领钱吗?我看到有些国家觉得“照顾”是重要的,他们甚至会考虑到年纪大了,需要吃什么样的菜。他们找到特别会做那类菜的人来照顾老人,我就叹为观止。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局不只是给钱,因为他们知道人到了一个年龄,也许连花钱的能力都没有,有时候真的老到连去领钱的能力也没有。
我看到北美一些国家的老人公寓,公寓的底下是百货商场。他们觉得老人喜欢热闹,这样随时可以下来在商场里逛逛,还有对老人免费的电影院。我心说,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我觉得老人应该到山里去。后来发现那是我的一厢情愿,我并不真正了解老人家到底想要什么。所以不要小看贾母这一段话,它表达的是老年人的心声。
“我正要打发人和你老爷说去,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去,我只要这个丫头。但能留下他伏侍我几年,就比他日夜伏侍我尽了孝的一样。”贾母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也活不了几年了,如果能留下鸳鸯再服侍我几年,就等于他在尽孝。所以贾母心里很清楚,真正贴心的是什么。
前两年,有一个朋友的长辈在台北的老人院结婚,一个八十五岁,一个八十三岁,那一天大家都很感动。因为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这么大年纪结婚,常常被传得很八卦,很不堪。可是在现场,你就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孤独,以及想要相互依靠、彼此温暖的那种感觉。
好,贾母骂完了。所以你注意一下,讲话要有分寸和尺度,千万不要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因为最后的唠叨是没用的。贾母真是了不起,她在大家都不在的时候把话讲完。“说毕,命人来:‘请了姨太太和你姑娘们来,才高兴说个话儿,怎么又散了?’”其实贾母心里知道人为什么都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