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规定押哪几个字。黛玉现在对香菱的要求没那么高,说押寒韵就可以了,不限具体的字。

“香菱听了,喜的拿了诗,回来,又苦思一会,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律,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说:“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宝钗就比较现实,觉得女孩子学写诗有什么用?可是黛玉会很认真地教香菱,虽然诗不是一个有用的东西,但是生命里少了诗,就少了生命的梦想跟热情。

香菱笑着说:“好姑娘,别混我。”这个“混”是打乱的意思,就是我刚有一点灵感,你别给我打乱了。“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来。”有没有发现,宝钗这个人非常周到,她绝对不会说不好。其实以宝钗的水准,她知道这首诗不好,她让香菱去问黛玉。好多人认为这就是宝钗的心机,可我却不觉得,只是习惯性的圆融吧。

黛玉看了看这首诗:“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旅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平仄、对仗都对。我很佩服曹雪芹,竟然可以模仿出第一次写诗的那种幼稚。黛玉笑着说:“意思有了,只是措辞不雅。”黛玉讲话就比较直接,意思是这诗太直白,不够雅,不太有味道。“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率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一个人专注、痴迷到这个程度,浑然忘我,你会觉得蛮好玩的。所以“李纨、探春、宝钗、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着他笑。只见他皱一会眉,又自己含笑一会”,就像神经病一样。我见过最好的演员,他在拍戏的那一段时间,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沉浸在角色中。旁边的人大概以为他是神经病,就赶快离开。这个真的就是好演员,他随时在揣摩戏中的那个状态,以至于人戏不分。

宝钗就笑她说:“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了。一回来,呆了半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自然这会子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性情的。”这是宝玉的观点,他觉得每一个生命,都有他存在的意义跟价值;不会因为别人作践你,你这个生命就没有意义了。“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生人至公。”宝玉就发出感叹:虽然香菱总是被卖来卖去,跟薛蟠这样的人在一起,可老天是公平的,不会偏袒哪个人,也不会对哪个人特别不公。

宝钗这个时候就找到了一个教育宝玉的机会。她说:“你能够像他这样苦心就好了,学什么不成的。”恐怕早就考取进士了,“宝玉不答”。从这里你就看到宝玉跟宝钗的不同:宝玉看重的是生命的意义,宝钗看重的则是现实的东西。

“只见香菱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然后大家就看到了这一首:“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这一首的境界比前面一首高很多,可黛玉还是不满意,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就是这一首不够自然,有些牵强附会。黛玉真是个好老师,非常严格,毫不留情,最后就教出了香菱这个高徒。

宝玉看了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所以,宝玉的意见是:诗写得还不错,就是有些跑题了。然后又说:“这也罢了,原是诗从胡说上起,再迟几天就好了。”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