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这个字,竟然是受一个保加利亚文化学者的启发。他跟我学汉字,他说为什么你们吃饭的桌子都是圆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从没想过西方的桌子为什么是方的。《最后的晚餐》中他们为什么是坐在一个方的桌子旁,而不是一个圆的桌子?后来我才发现“圆”这个字在自己所熟悉的文化里,其实有非常长的历史和内涵。大概在几千年前,这个文化就一直在做圆形的喻比。过去的皇帝、执政者在封禅大典时,必须拿着圆形的玉璧,对上天说,人间没有缺憾。“圆”就是没有缺憾。西方很难懂这个字,因为西方的“圆”,就是一个形状;可在汉字里,“圆”代表着圆满、团圆。

香菱在这里也是怀着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跟残缺活着,可是她的生命还有追求,她在这么大的生命残缺里追问嫦娥,“何缘不使永团圆”?其实这句话已经表明,人生中大概十之八九是残缺。可心里要拥有一个对团圆的最后期待,大概就是圆满,圆满并不是现实,圆满是你在残缺状况里对自己生命的一个最高追求。

众人看了以后,笑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意思是说,这样的诗,写出了别人没有的感觉。所有好的创作,就在于它跟别人的不一样,它能写出你生命中别人无可取代的部分。很多人觉得,《红楼梦》是一本描写从繁华到幻灭的书,从而认为《红楼梦》是一本消极的书。我不这样想,我认为《红楼梦》最想表达的是,活出你生命最美好的部分,让这个生命发光。我相信这也是《红楼梦》最精彩的部分。香菱学写诗,也应该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

见香菱的诗已经写得这么好,大家跟香菱说:“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要请你了。”从中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我参加过很多社团,比如吉他社。有时也跑现代舞社跳一跳。我们还办校刊,我觉得意义并不在于一定要把校刊办好,而是里面有一种很快乐的东西,在社团里碰到的都是生命里还有追求的人,他们也是青春年华里,最忘不掉的一些人。身在其中会很过瘾,我们那时是“放胆文章拼命酒”,评谁的文章写得好,看谁的酒量大。在那个年代,这有一种想追求自己生命里最美好部分的狂放。而且,还有知己。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一个学校社团的意义就在于,它不是课程。也正因为它不是课程,所以它会真正把正处于青春状态的孩子的生命力整个激发出来。我们那时会为了校刊的事情废餐忘寝,却不会为了正课这么做。很奇怪,因为那是你想做的,每个月校刊出版的快乐抵得过不睡觉的黑眼圈。我觉得一个人年轻时没加入过学校的任何社团,其实是一种很大的遗憾。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的中学、大学只是为了考试的话,还真是一个无趣的青春。

大家有没有发现,海棠诗社第一批成员全是千金小姐跟富贵公子。可是现在,他们要邀请丫头出身、地位卑微的香菱入社,从这里你可以看到,《红楼梦》中其实是没有阶级观念的。一群年轻人在他们生命最美好的年华,因为共同的追求,发展出一个新的族群出来,我称之为“美的族群”。

“香菱听了心中不信,料着他们是哄自己的话,还只管问黛玉、宝钗等”,这首诗真有那么好吗?

“正说之间,只见几个小丫头子并老婆子忙忙的走来,都笑道:‘来了好些姑娘、奶奶们,我们都不认得,奶奶、姑娘们快认亲去。’”大家注意一下,《红楼梦》写到第四十九回,以八十回来讲,已经过半了。如果还是黛玉、宝钗、宝玉这几个人发展,作为长篇小说,好像有点推进不下去了。所以第四十九回绝对是一个关键,因为这一回出现了几个新的人物:薛宝钗和薛蟠的堂哥薛蝌,薛蝌的妹妹薛宝琴,邢夫人哥哥的女儿邢岫烟,李纨寡婶的两个女儿李纹和李绮,一共加入了五个人。这几个人物都非常漂亮,有品位,而且都会写诗,所以这个诗社忽然多出了一倍的人物。

你会看到这一天最忙的就是宝玉。我忽然想到我上中学的时候,班上转来一个学生,大家都会很开心,说他篮球打得好棒啊之类的。我想是因为原来认识的一群人,你大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