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一直压在她心里头,这么多年了,苏老太太每每想起,仍旧绝对是自己对不住人家。
而对于苏意韵,她则又多了份亏欠。当年郑氏进门,她其实早已察觉到端倪,她应该一早便将两个女郎要到自己屋子里养着的。可她怕外头的风言风语,怕人说她是个刻薄婆母,新妇刚入门便接走了前头大娘子生的孩子,故意给新妇难堪。
便是这么犹豫着,为着所谓的面子,害了苏意韵。
若是苏意韵在她的身边长大,那些骄纵跋扈的坏性子,自然不会有,她也不会被人教的那么冲动易怒,做事不计后果。
“祖母,”苏意韵扑通一下跪到了地上,“祖母您别生气,我昨晚没去做坏事,真的。”
苏老太太叹了口气:“你彻夜未归若是叫人知晓,传扬出去可怎么好?如今威北侯府那边正盯着你的错处呢,他们可巴不得你行差踏错,还叫他们抓住把柄,治你个不守妇道之罪,到那时你只得一纸休书下堂做个弃妇,哪里还有和离的可能啊!”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你得为自己的以后着想。”
“你好好休息吧,下午我陪你一同去一趟威北侯府那边,这事也不能再拖了。”
说完,苏老太太站起身,杵着拐杖走了出去。
苏意韵松了口气,走到了床边一头栽进了枕头里,而后烦躁的在床上打了几个滚。她昨晚一夜未归,倒也确实不是去做什么坏事了,只是心中烦闷便独自一人出去逛了逛,凑巧遇上了威北侯府她那位杀千刀的夫君带通房丫鬟赴宴回府。
当时天已经黑了,暮色四合,苏意韵孤身一人走在从长街走到朱雀桥边,苏意凝如今已经大婚郑氏母子三人也已付出了代价,一切尘埃落定,可她心里却始终不能平静。
她是铁了心要和离的,但威北侯府那边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的,不知再想写什么鬼主意。
已至秋日,夜晚的风很凉,秦淮河畔叫卖的商贩也三三两两的收摊回家。苏意韵百无聊赖的站在朱雀桥上,朝着平静无波的秦淮河叹气。
忽然,一道声音打破了夜晚的静谧。
“姐姐?真的是你?”
“刚刚在长街上,我自马车里瞧了一眼,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没想到竟真的是你。”
一道黏腻腻的声音自苏意韵身后传来。
她转过头,便迎上了前些日子才被她打过一通的卢世子通房。
苏意韵不愿与她多费口舌,皱了皱眉头,打算从一旁过去。
没曾想,那通房竟故意往一旁偏了偏,同苏意韵撞在了一起。
“哎哟。姐姐当心,可别撞坏了身子。”
原本苏意韵谨记苏意凝的话,在和离之前并不想同他们有任何正面接触,可眼下这不知好歹的通房竟蹦跶到她眼皮子底下了。
苏意韵深呼吸了一口气,闭了闭眼,咬紧了后槽牙道:“让开,好狗不挡道。”
通房轻笑一声,挑了挑眉。
她至今也没个名分,就这么不清不楚的跟着卢临,原本还想着母凭子贵能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但那个孩子没能留住,卢家人自那以后也没再提过要升她当姨娘的话。
她几次旁敲侧击,也未能如愿以偿。
卢临虽宠幸她,可这些日子府里又七七八八来了好几位通房,从来都是新人胜旧人,若是她再不能挣个名分,恐怕这往后的日子只会更难。
每每想到这,她都恨极了苏意韵。当时大夫替她诊脉时虽然说了胎象不稳这胎或许保不住,但并没说立刻便会保不住,至少也该能撑到她被抬做姨娘的。
若不是苏意韵那日突然闯进来一通乱打,让她受了惊吓,而后又怕被赶出府去寻死觅活了一番动了胎气。
她的孩子可没那么快就流了。
她也早该是侯府里正经的姨娘了。
想到这,她扶了扶自己头上别着的金钗凑到了苏意韵身边。
“姐姐,您这些日子没回侯府,定然是十分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