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笑不已她区区一介女流,便是有些铺子,又能赚多少?

他不知道,胤禟和一些有产业的大臣却是清楚得很那水泥工厂的盈利并非全部上缴给康熙,而是与璟瑄三七分账。

更遑论京城那几家日进斗金的铺子,还有京郊产暖棚菜的庄子,以及客似云来的酒楼。

璟瑄又丢出一大杀招:“孙女全部身家俱已写在此折子上,求皇玛法一观!”

康熙颔首,示意梁九功亲自取了折子来,却是越看越心惊。大到铺子的进项,小到近年来的赏赐,她竟是毫无保留全写了进来!

那个画珐琅海棠花式花篮,他依稀还有些印象,正是他几年前献给太后,又被太后赏给了璟瑄的。

那时候他只道这个孙女,小小年纪便是个“貔貅”,只怕是无人能从她这里占得便宜,却不料她竟真把全部身家写了上去,除却一些珍玩古董,铺子二十万两的现银,竟还有庄子上产的粮食。

康熙起初看见二十万两,心中本有些惊讶,他知道璟瑄这些年没少赚,却不料能有这么多看来这老四是没有动过璟瑄的银子。

随即,康熙心中更是感动,她既然随身带着册子,其实便是铁了心要捐出来。

康熙看得分明,不论他成全与否,这些都会到灾民那里去,一时之间竟有几分荒谬之感他的哪一个儿子不比这福安公主富裕,老大是郡王,老二是太子,他们手底下这些年来没少了进项。

他已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他们在此时竟也不如一个孩子,至少璟瑄懂得体恤百姓,可他们只会一推四五六,装聋作哑!

太子自小便跟着康熙学习“为君之道”,此时哪里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可是皇阿玛,这世上哪里有我这样的太子,要钱没有钱,要权没有权,唯有个忠心耿耿的索额图,却还被您活活饿死!

胤礽痛苦至极,他暗自想着:“这不是告诉天下人,亲近太子便是此等下场吗?”

他是贪了银子,可天下供奉本就应当有他这个储君的一份!

是皇阿玛不愿意给他,那他便只能自己取了!

再说这满朝上下,不论是满人、汉人,还是包衣奴才,清廉者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