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盈盈突然发癫似地笑了起来。
女婴脸上还有羊水与红润的血的泽光,却难掩那精致小巧的五官与明亮的眼波神采。可爱玲珑的脸蛋,长得与她这个生母毫无关联。尤其是那双蓝色的大眼。
一瞬间,徐盈盈像在看著她昔日的好友、看著她不辞而别的恋人她一直都觉得自己黑暗的人生是背叛了芙倪的报应,她现在更加坚信绝对就是如此。
在那女婴的蓝眼一望之下,一切都进入了受到邪神诅咒的自动化模式。
徐盈盈拨通了一一九的电话,诚实报出自己租屋处的地址,说明自己刚产下一名健康的女婴,请他们派遣救护车然后她麻木地拿起浴厕清洁剂,转开瓶盖,一饮而尽。
…………
……
红茶氤氲,绯红映衬。
茶香如云如雾,静静地来转旋徊。
壶中的暖红茶汤默著,沈著,还在静待著那双熟悉的手将它斟入杯中。
一切又流转起来……
故事的后来,女婴来到了育幼院。
窗边的美丽少女赶忙放下茶杯起身,她熟稔地接抱过女婴,将她捧在怀里。低下脸凝望著那精致的蓝色大眼,只一眼便又爱上了她。
不朽的少女爱上的,是那甘甜美味的、自愿奉献的心脏,她早已无法自拔。
纵然拥有撕裂天地的力量,她却从不滥用,降临人间的她,对自己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自约。
无论何时何地,受诅咒的对象都必须穿过梦的长廊,亲眼目睹她的本质然后,在她选定的「圣房」中,与她们进行交合整个仪式要求全然的奉献;神不接受惧怕、勉强或非处子之人。这就是她如此在意「女儿」的健康状况,掌控她的情感、使她从小就恋慕著自己的原因。
与其担心「女儿」被男人拐跑,不如从根源断绝那样的可能性。看哪,懵懂的孩子甚至不会质疑。屡试不爽。
在圣房仪式的终末,神将收割属于她的果实,而受到诅咒的女孩们,也将进入新一轮的、属于神的游戏当中……
这是第十九次的认养。
故事在这里,结束了。
那杯为叶芙倪所备的茶,也早已凉透了。
茶汤被倒入了下水道,隐于绯色之中。
Appendix | 附录
第14章 Appendix | 角色设定 ??
本篇为作者对于三位主要女性人物的角色设定,反映出她们在故事中的重要性,以及她们在情节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芙倪 | Fina
象征「终点」,暗示她作为祭品的命运,但也预示著她可能寻求另一种心灵上的突破,在情感的升华中得到另一个结局。
▍作者予人物批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取自 苏东坡,《水调歌头》)
月亮总在离别时才圆一回,表达了芙倪面对禁忌与轮回的情感矛盾。
▍角色议题:禁忌之恋
透过这个角色探讨孩子对年长者(如父母、师长)的自然情感依附,这是心理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属于依恋与崇拜的一部分。但当这份感受随著成长
没有被及时辨认、矫正、健康界定
时,可能会因误解而走向认知混淆或禁断发展。
在社会新闻中,时有家族内性侵、狼师等案例传出,利用孩子对长辈的信任与依赖,掩盖不当行为,使孩子陷入长期的情感矛盾与心理创伤之中。
▍
角色灵感取材自 张爱玲,《心经》
▍爱莉 | Elly
名字有「光明」的意味,象征她表面上温柔美丽,但实际上只有面光的部分才有光明,在她背后都是阴影。
▍作者予人物批示: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取自 李白,《将进酒》)
永生不朽的她,从未在镜中见过自己的白发;即便降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