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五处黑点,大的有像豌豆那么大,小的只有红豆般的大小。肖克岚的发量不少,平日梳头旁边的头发把那几个位置盖住,别人根本看不出来。
一旁孙锦语听到了,也站到了肖克岚身后,要不是今日听娘亲说起,她都不知爹爹头上长了几个麻子。
都说天花出红疹都会长在脸上和手脚上,还有一回听说有人长在头顶上,孙秀娥笑说道:“这长头顶上确实比长脸上好,你看巷子刘婶儿家的小儿子,当时就长脸上的,留了好多麻子,二十多年了那印记还有。”
肖克岚:“这什么话?红疹出在头顶上比生在脸上更危险,当时郎中看了都摇头了,没想到我活了下来,街坊邻里说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孙秀娥哼哼一笑,“对了,今年没有会试,那是不是要等明年?”
肖克岚摇了摇头:“这个难说,或许要等下一个三年了。”
孙秀娥一声长叹:“又得三年,那我这官眷啥时候才能当成啊?”
想着想着,孙秀娥忽然神色一变,转头又问道:“我听说府学书院里有几位先生也是进士,他们怎么没当上官,来教书了呢?”
肖克岚迟疑道:“其实……考上了进士,也不一定能当上官。”
“什么?”
看到孙秀娥惊愕的神情,肖克岚淡淡一笑开口解释道:“每次会试都有那么多中榜的进士,官职就那些,岂能人人都当上官?别的地儿不知道,就咱们浙江候补的进士就有一百余名。有的寒窗苦读二三十年,好不容易中了榜,结果到了临死都没等来朝廷的任命。”
孙秀娥双眼瞪得大大的,这么多年就盼着他能出人头地,若是考上了还不能谋个官差,那他日夜耕读到底图什么?
“你也别心急,我相信事在人为,那些一辈子都没当上官的进士都是榜末,只要我能冲进榜上前一百……哦不,前五十名,那肯定不怕没官做。”
说完肖克岚继续剥着石榴吃,孙秀娥望着他呆愣了片刻,脑子里嗡嗡的,一把夺过他手里的石榴。
“去去去,回屋看书去!考了两回了还在这儿出狂言,你以后就待书房里,没事儿别出来!下回再考不上,这书别读了!”
肖克岚回了书房,孙秀娥对女儿叮嘱道:“以后别再进你爹的书房,明年等大郎到了年岁,你俩都到社学里念书去!让你爹好好在屋里温书。”
提起了大郎,在官兵封锁街道前一日,孙秀娥去给石慧英和丁月梅送几块猪肉,当日肖聪和虎子都发热,也不知如今两个孩子怎么样了。
第85章 学厨
早听闻江南有地方闹起来天花,丁月梅时时刻刻小心着儿子,那天发现兄弟俩身子有些发热,带回娘家给老父亲瞧了瞧,结果是虚惊一场。回家在屋里关了几日,烧热自己就退了。
仙乐楼也关了,十一月初杜南秋送走薛鹤安。听闻表姐近日身子不适,但身子没有没有发热也没出疹子,并不像是天花。她征得管妈妈同意,搬到了祠堂巷跟石慧英作伴。
这天想来无事做,杜南秋扒在厨房门口:“表姐,你教我做几道菜吧。”
石慧英一愣:“怎么忽然想起学做菜?你以前不是都不想进厨房的吗?”
杜南秋叹了声气:“我是不想做,厨房里柴火熏人。可是……你说这天底下的婆母是不是都喜欢贤惠一些的媳妇?听鹤安说他家嫂嫂打理家事洗衣做饭可勤快了,而我这双手,除了弹琵琶什么都不会。”
石慧英一听心里有几分欣慰,浅浅一笑道:“早叫你学着些,当初说什么要成为武朝的琵琶国手,除了练琴什么都不想做,这会儿知道心急了?”
杜南秋一脸羞赧,小声嘀咕着:“鹤安出身世家,一片真心待我,也不嫌我的出身,我也甘愿为他放下一切。”
石慧英放下手里正削皮的白萝卜,出来到院子墙根下,这边放着几个缸子,家里没有地窖,储藏的食材都放在这缸子里。五个缸子,一个装的肉,四个装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