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两个在集市上四处打听,肖克岚桥东巷的老宅子有人出价十两,那边房子破旧,要住人的话还得重新修缮一番。卖房子这事是肖克岚的主意,既然他这么说,孙秀娥当机立断给他卖了。至于孙家老宅,位置在府城中心,就在主街背后,包括里面的家居陈设,有人出价二百两。宅行牙人说再缓一缓,多找几户人看看,兴许能再卖高一些。

接着先去看了几处宅子,有一处就在琼花巷,孙锦语一听乐呵道:“要是你们搬到这边,以后花大伯他们也回来,你跟秋姨每天都能串门了!”

母女俩去看宅子,丁月梅也一道去看看,这房子倒是挺满意,宽敞气派,花园也大,住二三十口人也不成问题。

一问价要一千八百两,孙秀娥连忙带着女儿和丁月梅往外走。她知道这边的宅子价值不菲,但没想到这么贵。

孙锦语:“娘,这不是挺好的吗?”

孙秀娥:“一千八百两,把咱家底掏光看看够不够一千八百两。一个窝而已,你爹要是将来不在临安,就我一人住,哪里需要这么宽敞的屋子?”

方才还不知价钱时,孙锦语看到了母亲满意的神情,拉拢母亲来悄声说道:“这么漂亮的院子,过几天万一别人买走了就可惜了,我给阿娘出一千,你们出八百成不成?”

孙锦语来之前怕万一父亲垫付的银子没拿回来,带上了她和许修远的积蓄,还有打算变卖的首饰也带了来。

孙秀娥态度坚决:“这什么话?哪天让你婆母知道,还不埋怨你?怎么在妯娌们面前抬得起头来?”

接着又去看了两处院子,考虑了两天,孙秀娥决定买下南堂巷的一处宅子。这宅子需要九百两,把孙家的老宅子卖了,算下来加上他们手里的银子刚好够。孙秀娥当即回了趟文溪,钱匣子里只留下七八两的碎银,带着钱赶回临安买房子。

新买的宅子许久没住人了,孙锦语带着许修远和阿珠小豆子帮着把屋内屋外都收拾了一遍,看看屋子还有没有缺什么,赶紧上街采买。

许修远还给院子里添了些花草,庭院缸子里买了几条小金鱼养着。

孙秀娥:“嗨呀,这鱼好是好,但放这里会不会太早了?等我回文溪,这宅子没人,鱼没人喂,会不会饿死啊?”

许修远脑子一懵,只觉得这宅子之前许久没住人了,养几条鱼添一些生气。

丁月梅:“你怕什么?孩子一番好意,大不了你不在这的时候,我过来帮你喂。”

这时肖三郎听见他们说话的声音,从里面跑着出来,兴奋说道:“我也能喂我也能喂!”

屋子收拾好,大伙儿回到祠堂巷。那新宅子有的地方才上了些桐油,得空一段日子,且搬家还得挑一个黄道吉日,这几日孙秀娥他们就暂时住在王家老宅里。

快到中秋节了,孙秀娥和丁月梅上街采买了些东西,等虎子一放假回来,大家都到文溪过节去。

这天下午,厨房里三个女人正在跟许修远学做千层糕。院子里肖三郎正在晒草药,这些都是他前些日子随舅舅到山上采的。

“三郎……”

这时院门处有人进来,他转过身去一看,杜南秋牵着个小姑娘,朝着他走来,还一边说道:“快来看看,还认得三哥吗?”

肖三郎看了多会儿,人都站到面前了,才认出这是王婉儿。连忙跑进厨房,大喊道:“阿娘,婉儿回来了。”

厨房里三个女人愣了下,众人都纷纷出来看,孙锦语看到王婉儿激动地拽了拽母亲的胳膊,“是婉儿,真的是婉儿。”

王婉儿走进这个院子,脑子还在不断回忆,渐渐认出人来。只是看到孙锦语和许修远,一下子愣住了。

她看孙锦语觉着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是谁。

杜南秋对她温声说道:“这是姐姐呀,你来的时候不是还说想看姐姐吗?”

这么一提醒,王婉儿茅塞顿开。来的路上听表姨说姐姐嫁人了,但在她的印象里,孙锦语还是少女时的模样。

她乖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