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锦语原本是想清明的时候回去,可碰上许婵生病,没能回去。
这次回临安,孙锦语吩咐阿珠准备马车。她知道自己生下女儿后,陶氏对她的态度有了转变,她也不想再去求着要用船,坐马车也没什么不可,不过是颠簸了些,晚上还要找地方投宿。
许修远想再去母亲那里试试,结果没能说服母亲借船,反而又挨一顿训斥。一是骂他不肯纳妾,二则是说他不作为,读书或是行商,一样不沾。
孙锦语正收拾衣物,看到许修远垂头丧气地回来,屏退了左右。
“怎么样?我说她不肯去借吧!咱们坐马车一样的,不就是累点吗?慢慢来,回去多陪我爹娘一段日子,到腊月再回来。”
许修远一脸歉意说道:“对不住啊娘子,要让你和孩子受苦了。”
孙锦语不以为意,也坐了下来:“说什么吃不吃苦,这几年婆母多少次想给你纳妾,都被你挡回去,她骂我你也为我出头。因为我,害你也被她训了多少回。”
话说完,许修远一脸动容,不禁抓住她的手,微笑着说道:“这辈子有你真好,爹娘都总怪我无能,还是娘子体谅我。”
听这话的意思,孙锦语猜出他又在主院受训斥,公爹多次叫他读书考功名,婆母也让他跟着三哥学着经商。但她清楚许修远的秉性,这两条路都不适合他。
孙锦语安慰道:“没事儿,咱们就算不拿家里的月银,手里的田产铺面也能够我们一家过日子的。你不想读书那便不读,不想经商也不学,我相公开心最重要。”
许修远傻傻一笑,站起身来:“那娘子忙着,我上厨房给你喝阿婵做点心去。”
七月底,孙锦语一家三口回到临安。
正是下午,肖克岚还在衙门内处理公文,家中小厮来报说女儿女婿和外孙女都回来了,快马加鞭回家。
堂屋上孙秀娥正抱着外孙女爱不释手,笑得眼角都皱出褶子了。
肖克岚风风火火地赶回来,孙锦语和许修远连忙迎上去。
打过招呼后,肖克岚注意到孙秀娥怀里的小丫头,脸上掩不住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