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知道这都是之前大户人家里娇养的公子爷,都不肯用他们。有那种闲汉专为铺子和顾客送货、传话的差事,他们嫌这太窝囊,抹不开面做。
陶氏无奈,把才戴了半月的白玉坠子给当了,买的时候十五两银子,这给当给当铺只有十两。心有不舍,但没有办法,家里这么多人饿肚子,大人没事,好多孙儿重孙辈的人还要长身体。还有五孙媳妇,孩子不足半岁,还要喂奶,不能再受饿。
拿到这十五两银子,陶氏先花三两,买了几天的粮食,喊来喊个孙儿搬回家去。又在城里打听,看看有没有铺子上需要学徒,想送几个孙子去做学徒。
六个孙子,除了最小的许昭阳十一岁,其他五个都被陶氏叫着挨家问收不收学徒。陶氏想着几个儿子也到中年了,他们的事先缓一缓,这几个正年轻,得赶紧找个活。哪怕是做学徒要交银子,只要将来能挣钱糊口,都不成问题。
几天下来,孙子们都被送去做学徒,手里只剩下十几个铜板,眼看家里米缸见底,陶氏和三个儿媳又开始苦恼起来。
齐氏想着想着,打起许婵的主意。
第二天等她洗了早上的碗,领着她进城。
前两日城中有家新开的糕饼铺子,齐氏路过看那生意不冷不热,但打听老板为了开这家店欠了几十两银子,给闲汉的跑腿钱抠抠搜搜,很多闲汉都不愿接他家的活。
她把许婵带过去见老板,别人不出城每跑一趟两文钱,许婵从他开店门到关门,一天只需要十五文。
老板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看到许婵瘦弱的身子,一脸嫌弃地摇了摇头:“你这么小的娃,能做这活儿?别半道上把客人的东西摔坏了。”
齐氏忙说道:“不会不会,要是弄坏你的东西,我照价赔你。”说完又打了下许婵的背脊,让她上前点,“你看看,这孩子在家砍柴烧水洗衣都做,不会出差错的。”
经过一番商谈,价格降到了每日十二文,老板让许婵明早巳时两刻到店里。
第192章 吃独食
第二天早上,齐氏催促着许婵赶紧洗碗,洗了跑去城里干活儿。
许婵临走的时候,齐氏再三叮嘱:“送东西的时候好好送,要是敢出岔子赔钱,看我怎么收拾你!”
从家里进城,徒步需要近一个时辰,许婵跑得很快,跑累了又歇会儿接着跑,不敢误了郑老板约定的时辰,半个时辰后终于到了铺子里。
早上店里来的人不多,许婵到了铺子上,还能在门口石头上坐着歇会儿。她闻着里头甑子里飘出来的香味,不禁想起以前爹爹在厨房做点心的时候。
这是桂花糕的香味,那个甑子里一定是红豆卷……
在门口歇了一刻钟,街上的人渐渐多起来,许婵也开始跑腿了。
有三家是昨日就订好的,午时前一定要送到,郑老板一一交代她哪包是哪家的,还有这三家的具体位置,从这儿怎么走过去……说完后又问道:“记清楚了吗?别送错了,不然今日没你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