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人自然不是不乐意,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姑娘,模样好身体棒,还能干活。没了许婵,再想找到这样的丫头,可没那么容易。

老里长在中间调节道:“真不是来抢人的,这位武大人是京城王府的二等侍卫,来赎这丫头回去的。老吴,你们家开个价,得了银子再买一个吧。”说完又凑到吴老三面前,压低声音:“听说王妃都惦记这姑娘,你把她扣着,于你没什么好处,倒不如把人给他,还能赚一笔。”

吴家父子俩背过身子,商量一番后,吴老三转过身看向武棣:“这丫头是我花一百两银子买的,还有这大半年里吃的喝的用的,你得给我一块儿算。”

武棣放言道:“说吧。”

吴老三犹豫了片刻,试探道:“二百两?”

见武棣立马掏钱的样子,吴老三又着急说道:“等下等下!这丫头是买来给我那儿子做媳妇的,你把她带走了,我又上哪儿找去?”

说完还假模假势地把许婵往后拉了拉,假意要走。

武棣:“到底要多少?”

吴老三闻言回过头,比出一个巴掌:“五百两!”

现场一阵哗然,老里长不可思议看着他,“一个小女娃,你要人五百两?”

武棣陷入沉思,看着许婵被两个人男人按着,一动不动,两只大眼睛水汪汪的,满含期待地望着他。

这哪里还是三年前在王府跟小郡主嬉笑打闹的小丫头?

愣了片刻,武棣沉沉问道:“五百两?想好了?可别又反悔?”

一旁的村民都说这个数够了,不仅给他儿子买个媳妇,还能再置几块地。

吴老三嗯了一声,坚定说道:“对,五百两,你拿钱,我放人。”

还好这一趟出来王妃给足了银子,知道找这孩子肯定要费些周折,武棣二话不说,找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给了吴老三。

吴老三拿着银票仔细看了看,他平日大多用的银子和铜钱,少有见过银票,更别说这五百两的。他把银票拿到老里长眼前,“六叔,你帮我看看这是真的吗?”

后面的一群村民也围过来看,都没见过这么大一张的银票,眼睛盯着那银票鼓得像珠子。

看那父子俩仍迟迟不放人,武棣大声说道:“这可是宝钞提举司发放的官银,上面还有户部的官银,不管哪个钱庄都能换到银子,怎么还能有假?”

老里长仔细看过后,肯定道:“没错,是真的。”

听他这么说,吴家父子才松开许婵。

武棣不敢在此地久留,当即带着许婵回高州府城。

折腾了半天,武棣午饭都没吃,肚子早就饿了。回到客栈,叫上一桌子好吃的。

许婵看着桌上的鸡鸭鱼肉两眼放光,之前在许家几乎从未吃饱过,到了高州来,饭倒是管够,但家里肉食少得可怜,最多的就是鱼,而且要先紧着男丁和长辈吃,她只能吃最后。

看她狼吞虎咽的样子,武棣也忍不住心疼,许婵与自己闺女的年纪相仿,也不知许四海是怎么忍心把她卖到这来的。

武棣饭吃到一半,注意到许婵身上的单薄破烂的衣裳,再看两只脚还光着,方才着急带她走,都忘了叫她把鞋穿上。

他唤来正在柜台上拨弄算盘的妇人,拿出五两银子:“帮我去买两身衣裳,就这小姑娘穿的,从里到外,还有鞋子、头绳、梳子、手帕……这些够吗?”

老板娘接过银子:“够了够了,小女娃的东西,花不了多少钱。”

武棣看到正在大口啃鸡腿的许婵,又让老板娘再买些杏仁,剩下的就当她的赏钱。

老板娘跟店里伙计嘱咐了几句,随即出门买东西。

这顿饭吃了半个时辰,许婵吃得已经打嗝,看盘子里还有,想再接着吃。

武棣制止道:“行了,再吃一会儿肚皮要撑坏了。放心吧,以后不会在饿肚子了。”

许婵闻言收住手,她忘了自己已经被解救出来,这些日子总是做梦,梦见爹娘,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