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锦语还在想干脆大家就都住在这里,一起更热闹些,但东方柏夫妇另有主意。
原是前不久收到王婉儿的来信,陛下已经把嘉禾公主指婚给东方子峻,明年就要完婚的。虽然他们成婚后主要是住在京城公主府,但还是要选个宽敞的院子,怕将来哪天这两个孩子回来,公主住得太寒酸不习惯,这也是他们决定搬到临安来的原因之一。之前有想过就在益州城内置一间宅子,许婵想爹娘,东方柏也很想回临安,考虑再三都搬到了临安来。
孙锦语一听格外惊喜,这么算下来阿婵是要跟公主做妯娌了。陪着岳氏和许婵四处看宅子,最终就在南堂巷买下一处宽敞的院子,离肖宅只有隔了半条街。
冬季是制酒的最佳时节,酒楼还在修建,孙锦语在自家院子开始酿酒,她预计在明年底前酒楼开张,到时候孙家的黄酒肯定是不能少的,还得抓紧时间赶制一批酒出来。
许婵那边宅子收拾得差不多了,也过来帮忙,刚过来没多会儿,一家子全过来,岳氏还抱着孙子,带着他在一边玩。
泉水是这两天孙锦语夫妇从城外山上运回来的,许婵拎了个桶准备到水缸边弯腰舀水,岳氏连忙给儿子递了个眼色。
东方子谦过去把许婵手里的家伙拿过来,“你身子不便,这个给我吧。”
孙锦语听得不明不白,可看到许婵一脸娇羞,大抵明白了,但又不敢确定,低声问道:“什么意思?”
岳氏在廊下拉着调皮的淳哥儿,满脸堆笑说道:“我这儿媳妇又有了。”
许婵脸蛋更红了,娇羞地辩解道:“还不知到底是不是呢。”
她只是月事晚了半月,但郎中把脉还把不出来。
这下孙锦语可不敢再让许婵干活了,只准让她在一旁看着。
半个月过后,许婵确认怀有身孕。一家子人像供着祖宗似的伺候她,孙锦语和许修远也是变着法的给许婵做吃的。
许婵更喜欢爹娘做的饭菜,东方柏夫妇二话没说,收拾东西把儿媳妇送回娘家养胎,自己每天来回跑,吃的喝的从不间断地往肖宅送。
……
孙秀娥听说许婵都回临安了,心里着实羡慕,跟肖克岚闹着要回临安。
肖克岚本来以为她闹几天就没事了,这天下朝回来,就看到孙秀娥在准备行装。
“秀娥?你收拾东西干嘛?”
孙秀娥:“我要回临安,跟女儿和外孙女一块儿。”
肖克岚慌得胡子抖了抖:“回临安?那……那我怎么办呢?你留我一人在这儿啊?”
孙秀娥接着收拾东西,气哼哼说道:“花岱延都辞官了,你还不肯走,你就一个人在这里待着吧,反正都整天不着家。”
肖克岚辩解道:“他那不叫辞官,从一品光禄大夫,是个闲职,不叫辞官。”
孙秀娥:“闲职跟辞官有何区别?人家都知道晚年多陪陪家人,就你还可劲儿造,我不管你了。”
“别呀,不能不管!”肖克岚就在她身后跟前跟后,劝了半晌都无济于事,无奈只能求陛下。
宫里走了五趟,还请王婉儿在皇后娘娘那边说话,陛下终于恩准他调回临安,做了左布政使。
许婵第二胎生了个姑娘,赶上孙锦语的酒楼快开张了,算着孩子满月的日子就在中秋后几日,干脆借着开张的日子,在酒楼里给孩子办满月酒。
酒楼开张这天,孙锦语和许修远一大早便在后厨忙碌,岳氏和肖家几个媳妇也来帮忙,另外后厨里还雇了两个人。
“娘,时辰快到了,快来揭牌呀!”孙锦语到后厨来。
后厨留给两个帮佣看火,大伙儿都从侧门绕道前面去。
街头上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都是来看热闹的,肖家三兄弟请了一个舞狮队。孙秀娥和丁月梅站在孩子堆里,一个抱着自己的重外孙女,一个抱着自己孙女。
花岱延一家三口也回来了,酒楼正中的牌匾,便是花岱延父子一起刻绘。
吉时一到,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