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通索性他也不计较了,因为现在有一件比较棘手的事需要岳展帮忙,于是他让人将岳展请上前来。

座师大人叫自己什么事儿,岳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跟上前去。

孔璋也没绕弯子,直接就问起了他乡试考试的时务题,如何治理黄河水患,他对岳展的答案比较感兴趣。想问问他更多的见解。

原来是问这个,他的答案还是基于前世看到的一篇关于黄河治理历史沿革的文章。以后世的眼光看,筑堤束水,以水冲沙,这个方法肯定是行之有效的。

若是真有人用这个办法,治理黄河水患,那当真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对于这样的事他非常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是他将自己知道的,以及自己的理解都一股脑儿的告诉了孔大人。

孔璋听着他娓娓道来,陷入深思中。良久以后才道,“我师弟裴谨言,现为工部郎中,如今被圣上派去治理黄河水患,你也知道最近黄河下游洪水肆虐,我朝百姓流离失所。

若是~若是你这法子可行,将能救黎民百姓于洪水之中。只是这个法子若是施行,由你来提出,必然没有人采纳,所以我打算给师弟去信一封,将你的法子告诉他,由他决定用不用。

若是他用了若是效果适得其反,我可以保证以后绝不会牵连于你。可若是有效,这功劳簿上我不敢保证有你的名字,至少圆满之前前不会有你的名字。”原来是怕这个办法成功了以后,自己没捞着名利,会吃味。

他明白,他现在只是个无名小卒,人微言轻,若是大家知道是他这样的人提出来的,自不会重视。而工部郎中则不同,虽只是五品官员,但是有实权,在负责的业务范围内掌握了话语权,也因为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大,官场上猴精的人都会给对方卖个面子,轻易不会得罪,所以由他提出,大概率会畅通无阻,令行必达。

想通了这一点,他拱手道,

“这是功在社稷,利在春秋的大事,若是我的办法合用,我荣幸之至。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真正能把这个事情做成的人才是居功至伟。至于功劳,我觉得处事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

“好好好,”孔璋朗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一个处事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当真没有你活得通透啊!”

“大人过誉了。”对于这种褒奖,岳展立刻谦虚的回应。一时宾主尽欢。

各方反应 副考官袁易之大人在……

副考官袁易之大人在不远处看着两人你来我往, 笑语晏晏的说得热乎,虽听不到他们说的什么,但是只要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出孔大人对这个后生满意的不行。

看来他又又又押对宝了, 原来孔大人真喜欢这样式的。怪不得他老师以前跟他说, 这官儿做的越大的人,癖好越与众不同,还让人发现不了。果然口味独特,若不是他火眼金睛,谁能想到还有这癖好。

赶明儿他去河边挑几个喊号子的纤夫,培养几天就送去孔大人府上, 让他们唱一首,助助兴。这小伙子皮条子跟那些人有像处, 唱起来他听着跟那些喊号子的也差不离。啧啧, 他可真是个大聪明!

等到宴饮结束,大家都陆续归家, 高览跟岳展结伴而归, 路上他几次对着岳展欲言又止,说什么呢,怎么说, 说你怎么唱得这样难听, 有辱斯文?至少他听着是浑身颤栗, 几欲先走。

可看他心情很好的样子,作为朋友, 怎么能在这当口扫他的兴呢?索性什么也不说了, 就如眼前的黑夜一样,既然未来什么都看不清,不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至于唱歌,无伤大雅之事,人家自己都不放在心上,他又何必计较!

林府内

“小姐,我打听的千真万确,那高公子真的中了举人,而且位次靠前,是第35名。比岳二少爷名次高出不少呢!”

一个梳着双丫髻,穿着绿色坎肩的小丫鬟站在一个穿着杏色撒花烟罗裙的少女面前。那少女听后低着头,搅着自己的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