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3)

战绩:前期没追随卫青之前,倒贴元光五年亡七千名骑兵,因此被判死罪,后缴纳赎金,免罪为民。

后期追随卫青参战大约四次,第一次封侯,第二次无功,第三次迷路坑了霍去病,封国废除。第四次没有战功。之后再塞外修墙门。天汉四年和李广利出战,伤亡过多被斩,诈死,逃亡名将,后来被发现。

结局:太始元年(前96年)正月受到其妻巫蛊事件牵连,腰斩而死,全家被灭。

总结:对于刘据来说,完全帮不上忙,属于还要刘据倒贴的类型。

【史料: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

七岁,复以因杅将军再出击匈奴,至余吾,亡士卒多,下吏,当斩,诈死,亡居民间五六岁。後发觉,复系。

坐妻为巫蛊,族《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青至龙城,获首虏七百级。广、敖失师而还。《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还有一些卫青霍去病列传介绍里面说过了这里不列举了)】

轵侯李朔 :陇西李氏,以校尉三次跟从大将军卫青讨伐匈奴,到匈奴右贤王庭俘虏了阏氏,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四月乙卯封涉轵侯。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有罪,免,除国。

(没什么记录的小透明,找不到什么资料)

总结:死的比卫青还早,帮不上刘据。

平陵侯苏建:战败过一次,赎为平民,后期人远在太郡,接到消息的时候,刘据造反定居一定,离亮不久了,不知道什么事实死的,没死也帮不上忙。

从平侯公孙戎奴:战绩以校尉三从大将军青及匈奴。

(小透明资料也不多)

结局:元狩二年前121年坐为上党太守发兵击匈奴不报闻罪,除爵

随城侯赵不虞:校尉李朔、校尉赵不虞、校尉公孙戎奴,每人都三次跟随大将军俘获匈奴小王,划定一千三百户封李朔为涉轵侯,划定一千三百户封赵不虞为随成侯,划定一千三百户封公孙戎奴为从平侯。(和前面三个一批封侯的,同样小透明)

结局:元狩二年坐匈奴败,以闻非实,免。

总结:虽然没死,但没有本事,帮不上刘据。

博望侯张骞:(没有派系,之前介绍过,这里不做过多补充,刘据喊不动人家)

众利侯郝贤:曾任上谷郡(治沮阳,今怀来县大古城一带)太守,四次追随大将军卫青抗击匈奴。元朔六年,在漠南之战中捕斩首虏二千馀人,以千一百户封为众利侯》(大概率是卫青派系的)

结局:元狩二年,郝贤在上谷太守任上因为贪污戍卒财物,“上计谩”而遭免职。

【史料: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捕斩首虏二千馀人,以千一百户封贤为众利侯,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捕首虏千三百级,封贤为终利侯

五月壬辰封,元狩二年,坐为上谷太守入戍卒财物,上计谩,免《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总结:比上面三个好点,但没有任何用处,也折在了元狩二年。帮不上刘据

从票侯赵破奴:九原郡人,元狩二年发迹,和卫青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被匈奴俘虏了十年,逃回来后因为巫蛊之祸族灭。

总结:和刘据关系不大,是个倒霉蛋。

宜冠侯高不识:西汉时故匈奴王,归附汉朝,跟着霍去病打匈奴被封,从这层关系表面上,可能归为卫霍派系。

总结:但是还是没有一点用处,因为这家伙元狩四年,以坐击匈奴增所获首级数,当斩,赎免,除爵。刘据还是用不上。

煇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