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仆朋:百度没有相关词条,但是出现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中找到有相关记载。
以校尉从票骑将军再出击匈奴得王,侯,从票骑将军虏五王,益封。故匈奴归义。二年二月乙丑封,八年薨
元鼎四年,侯雷电嗣,二十二年,延和三年,以五原属国都尉与贰师将军俱击匈奴,没。
总结:死的太早,虽然算得上卫青派系,但是排不上用处,儿子也死的早。帮不上刘据。
邳离侯路博德:元狩四年(前119年),右北平太守路博德跟随霍去病北征匈奴,立下战功,封为符离侯。
派系:属于卫青派,算得上能打能守,功绩也不错。(具体可以看一下百度,打出来太麻烦)
结局:但是没有用,受儿子牵连因渎职罪被削爵。后面“坑”了李陵,跟着李广利没前途,被封在边塞坐着强弩都尉。
总结:虽然战力,但是儿子不成器坑了老子,导致人在塞外,没法给刘据任何一点帮助。
义阳侯卫山:武帝时为北地都尉,元狩四年从骠骑将军击匈奴,获左贤王,封义阳侯。太始四年,坐罪论弃市,狱未断,病死。(小透明,没什么记载)
总结:还是死的早,还没熬到巫蛊之祸,就无了。
杜侯复陆支:匈奴因淳王。后归附汉朝。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征,被封为杜侯(一作壮侯),赐食邑1300户。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卒,子孙数世称侯。
总结:属于是被霍去病提拔的那波匈奴人,但是没什么用还是死的早,帮不上刘据,子孙不敢参加汉家事,毕竟匈奴人,搞不好就会死。
众利侯伊即轩:匈奴楼剸王。一作“伊即靬”。后归附汉朝。因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征,封众利侯,赐食邑1800户
总结:和上面一样被霍去病提拔的那波匈奴人,死的也早,元封三年就去了,帮不上刘据。
南奅侯公孙贺:这个应该不用具体介绍了,妥妥的刘据派系,死的最早的,也是这里面最出名,最有能力的,可惜被开刀了。
龙頟侯韩说:授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建立功勋,受封龙頟侯。缴纳的助祭金成色不足,坐罪失去爵位。元鼎六年,授横海将军,抗击东越有功,受封按道侯。
结局:被刘据杀了的倒霉蛋,按照武帝的思想,应该归类卫青派,但看着又有点不像,面对刘据的伪证书,没帮忙,还反抗,被宰了。
总结:韩说不反抗乖乖接受,刘据后面可能发生不了那么多事情。(肯定不对的言论,只是个人推论)
派系:应该是自成一派或者武帝派的,家中出生比较高,祖先是韩王信,哥哥韩焉,比起是卫青派系,是武帝派系更有可能,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他不帮太子,反而对此心里有数,而且以刘彻的性子安排人监视进度是极有可能的,也就是说比起江充,其实韩说才是武帝用来控制事态发展的眼睛,唯一一个真的会中立的人(但是没有刘据先杀了他捂脸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关于韩说是武帝眼睛这点,还是是武帝派系的推彻,我是根据韩说后代的待遇猜测的,韩说后代是韩增“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联合大将军霍光拥立汉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参与攻打匈奴。神爵元年(前61年),出任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还有个小倒霉,可能是因为当时刘彻气上头迁怒挂了)】
【以上资料,多数出自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没有我在去找的相关史料,因为真的太透明了,有些找不到什么资料,跟随卫霍的人可能还有许多,但这是我能找到史书中,比较留有姓名,可能排上用场的了,但是即使这样这些家伙也没什么用。】
一句话总结一些刘据这边就,要人没人,要势力没势力,大部分的势力都被刘彻敲掉了(难怪人家刘据害怕)剩下舅舅留给自己的势力,都远在边疆,远水救不了近火,加上即使卫青声望再高也不可能搞过刘彻,在刘彻没事,并亲自下令抓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