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子约莫是过不上后代的日子了。
但就在这时候,天幕突然提出,后世有的东西,以前也有,还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那是不是说明,他们离未来其实也没那么远呢?
他们在努力一点发展所谓的科学,就能过上吃饱饭,穿新衣,孩子们也能同后世子孙一般,过上现在无法想象的幸福日子。
光是想到这点,就令百姓们群情激奋。
也一些情绪激动的武将在大殿上抚掌而笑:“俺老程还以为,后人手中都是些稀奇,老祖宗们没有的东西,这不是还有一样的吗?我们也不差。”
“知节此话差矣,事出必有因,后世子孙的才学,也是从先辈中继承而来的,天幕所讲涵盖过去未来,将古今串联,自然就能发现些一样的东西。”
面对程知节激动的情绪,与他关系不错的尉迟敬德在他说话后,立刻接上对于他的话,提出了不同观点,并引来一片附和。
“敬德所言极是,我等现今所拥有的也是先人,代代相传而下的本领,要真是一样相同的都没有,那就该怀疑是不是被外面的人打进来,传承断在了不孝子孙手中。”
这句话说着说着,大家欢快的笑出了声,现今大唐在陛下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盛世的愿望似乎近在眼前。
因此也有人说:“不过我大唐应该不会出这种不孝子孙的,要出也肯定是那个大明出的不孝子孙。”
作为贞观年间被李世民喊来一起看天幕的臣子,每一个是傻瓜的,听到一个能被天幕提起,自己又没听过的朝代,用脚趾都能想到是唐后的朝代。
说实话这对于贞观年间的臣子和李世民,来说是有些难受的,本来打下江山就没有多久,才把烂摊子一样的唐朝支棱起来,就听说自己辛辛苦苦,夙兴夜寐创建的大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无,谁心里能高兴啊!
但再不高兴能怎么办,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会改变,忍吧!
李世民听着朝臣们的讨论,偶尔下场附和几句,比如暗搓搓说说明朝的坏话,同时商讨天幕带来的信息有什么用。
首先是关于历法,李世民下令让太史丞傅奕,研究天幕所给出的历法,看看苏恭这个人在不在,顺便推算一下他们现在所处的年份。
只有这样,下次天幕说到与大唐有关事情的时候,他们才不会一脸懵逼,不知道具体在说什么时候。
同时李世民下令工部研究科学,他是看明白了,所谓科学总是和各种工艺匠人离不开关系,不管是医官还是、镀金,里面都有大有学问,将其整合起来研究,说不定就能找到所谓的科学。
在整理的过程中,李世民还命工部整合民间官方,所以“匠人”经验,写出一本唐代的《天工开物》,没道理明代能有的东西,唐代不能有,不就是百科全书,搞得谁没有一样。
皇帝的胜负心,大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