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种神兽名蚩,擅玩水,可克雷火,在屋顶上装一个蚩尾,雷过而不起火。
其中的原理没人说得清,但效果确实是杠杠的。
后人是不是掌握了其中的奥妙,才能驱使雷电,使之化如水中,成为电解池,让金属得以分解。
【而人口中的唾液想要作为电解质的阴极或阳极,腐蚀掉汞合金的概率极其满,至少目前是没有什么可靠的医学证明,汞合金对人体有着大量危害。
会被淘汰,也是因其美观度不高,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还可能产生微间隙,导致龋齿再次复发。
加上现在常识普及了,人们对汞也有着一定的认知,认为其还是可能危害人体,加上有着树脂这种美观、价格也没有比汞合金高太多,安全性又更有保障的材料在。
汞合金会被取代也很正常。】
凡是能成为名医的人,其动手能力都极为强悍。
打从天幕将其汞合金一事,华佗和张仲景纷纷对它的配比展开研究。
水银的提取技术,早在战国就已经出现,秦代更是已拥有大量水银。
对其它研究最深,最常用的当属方士,其次是一些民间的偏方,也会使用到水银,作为药剂毒物使用。
张仲景和华佗作为医者,对于单独适应水银,或资料水银中毒的患者,到不算陌生。
但是将其调配成糊牙的膏药却有一些困难,尤其是在药物本身具有毒性的情况下,稍有不慎配比不对可致人命。
故而他们二人,谁也不敢托大,先是请教了常于水银打交道的方士,后又请教了擅长镀金的工匠,在佐以解读的药材,最终制作出了一份汉末版本汞合金。
在研究的过程,通过天幕得知张仲景居住于长沙的华佗,还特意去见了他一面。
同一个时代,能有此出色的医者,他却一直少有耳闻,通过天幕初读伤寒杂论后,华佗惊叹:“此书有活人之能。”,对于做出此书的张仲景更是抱有极大的兴趣。
秉着医术不可故步自封,当多与人交流的念头。
一路走到了长沙,见到了从官府一条街外,就开始排队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