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句话,将霍乱之证辨明,挽救了无数换上霍乱的生命。
同时除了病症的分辨,在医学上,大家们都认可预防疾病,是不亚于治病的重要过程,甚至有时候治未病还更加的重要。
王士雄当然也不例外,他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发现,温病或霍乱等病和饮食总是密切相关。
尤其是在王士雄的家乡江浙一带地势坦夷,支河万派,而百姓们饮水排便,皆在一处,共用一水,没至盛夏,所患病者无数。
为此王士雄提出,应当清理河道,毋使积污,广凿井泉,毋使饮浊水,必要时当储存雨水和雪水备用。
不得不说王士雄的见解并不差,提出的意见非常适用于当时。
尽管雪水喝雨水也不见得多干净,但总是要比当时藏污纳后的河水来得干净的多。
在选水上为百姓做出见解后,王士雄又著有一书《重庆堂随笔》刊发之前,在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如何找水源,定水位,凿井验水质等方法,同时主张药物净水。
以先前up在净水时说到的几种药物,白矾,将白矾、雄精置井中净化水质,和用枇把叶汤代茶,用枇杷清热止咳的特性,杜绝外来的感染。】
《重庆堂随笔》一经天幕展出,秦汉两地百姓沸腾了。
先前说的医术虽然可治万人,保全性命。
但阅读需要门槛,普通百姓根本看不懂学不会,家中要是祖上没有学医之人,或是没有下定决心从医,实际上用处不大。
可《重庆堂随笔》不一样,水是生命之本。
任何人都是离不开水的,能有详细到如何选取水源,开凿饮水的书籍,对百姓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给我也看看,去找三老,三老肯定弄得明白。”
一个村聚在一起看天幕,他们的云片都聚在一起,大家忙完后,就围成一圈看天幕,现在看到《重庆堂随笔》眼睛都直了,争先恐后的往前站。
直到有人说:“你看也看不懂,赶紧去找有学问的人来,俺们好好学学,之后就不会得病了。”
他的话一出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说得对,隔壁村有个从咸阳来的小史人懂可多了,咋们去问问,对方肯定要说的,不然我们就上书请愿县长,让县长帮我们做主。”
“好,就这么干!”
……
【温病四大家的介绍就到此为止了,虽然明清时期还有打量医学文献和名医和名著出现。
诸如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王肯的《证治准绳》,内科上薛已的《内科摘要》,王纶的《名医杂著》,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等书。
但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本次内容到此结束。
大家记得长按一键三连呀!】
随着天幕俏皮声音的落下,云片上的画面,通通消失。
只跳出和上次一样的大拇指,五角星和圆圈。
有了经验的众人立刻跟着天幕所说的长按,可惜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气得刘彻老不高兴了,脸拉的和马一样长。
不过他在不高兴,也影响不到,现代的李乐和倒霉被发现的祂。
是的祂被发现了。
作为一个境外偷渡的神明,虽然不是自己想要偷渡过来。
只是恰好在这一片地上醒了过来,
但由于最近过得太开心,联网的动静弄得太大。
把本地的神明给惹醒了,喜提驱逐出境大礼包。
什么时候能回来,得看表现,众所周知我国永久居住证一向比较难拿,这点就算神明也得遵守。
作者有话说:
完结了,有些草率和匆忙,很多内容还没写完,但由于实在没时间查资料,也没有精力继续写下去了,只能草草完结掉它。
在接着写下去,要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差资料,很担心会写错很多东西,而且现在也有很多内容重复,自己写起来手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