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同时嬴政还许给墨家丰厚的奖赏,只要他们能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可用之纸,无论是宣扬学说也好,加官进爵也好,嬴政都许可。

得到秦始皇的承诺和鼎力支持,墨家人就算不为了荣华富贵,为了自己的学说都得拼命干,那劲头真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人人都顶着熊猫同款眼睛,纸张的款式那是不停更新代换。

……

刘彻时期,听完天音由于时间差,他这里还不如秦朝,连纸都还没出现,只要一想就知道现在的汉朝没有能科举的条件。

不够纵然还没有条件,刘彻的眼睛也是忍不住发亮,科举制实在是个好方法,现在用不得,之后肯定用得。

且他和秦始皇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还有更多的时间,秦朝嬴政已经知道自己的死期,即使已经不在服用丹药,有夏无且调理身体,担心也仍不可避免。

墨家刘彻也已经派人去找了,但由于之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消声灭迹了好一段时间,现在找起来并不容易,人不能掉死在一棵树上。

刘彻就同时下令,能做出纸者,赐官职赏黄金万两。

作者有话说:

孔安国(前156年-前74年),字子国,汉代鲁国人,孔丘后裔,孔滕字子襄之孙,孔忠字子贞之子。西汉官吏、经学家,著有《古文尚书》、《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等作品。

查西汉孔家人的时候查到的,百度上的记录不多,看起来没做什么大事,也没做什么错事,就擅自捏他了对方是一位正常满腹学说之人,请勿当真。

孔家我了解也不多,不知道看什么书了解,只是通过百度百科和一些能在网上看到资料浅薄的了解了一下,文中不乏连我本人都不知道的洗脑包,请各位谨慎鉴别,切勿当真。

科举制好难懂啊,琢磨不清楚,不会写,只能从百度中给出的简便言论中,选取一些作为参考来写,唉我实在是没那个脑子弄懂这些,百度上说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科举起源于隋杨坚时期,不分认为应该起源于唐,我对于这部分还没有了解,本身不太清楚,文章就采用可能一词。有想要探究具体时间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看看史书或者研究一下,我这里没有任何准确性。

墨家我查说是始皇一统六国后被残害过消声灭迹过一段时间,然后秦灭了又活动,最后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彻底不见,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弄不明白。

说起来古代除了墨家,公输家,还有那家搞科技比较出名啊,我记得公输家是做攻城还有兵器比较出名,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比较出名的科学家。

感谢在2023-03-15 23:18:32~2023-03-17 22:42: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时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7 ? 第 17 章

◎吕雉的计划◎

【科举制一个划时代的制度,它的出现带给了封建社会许多新鲜血液。

在政治方面,它的出现打断世家世代为官垄断性的阶级制度,让中下层真正有才华的读书人得到任用,

在文化教育方面,科举制的出现,让天下读书人都有了一个盼头,元末高明所做《琵琶记》中的曾有七言绝句。

不是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其意是,不经过彻骨的寒冷,哪里有梅花扑鼻的香味,十年寒窗苦读没有人知道,科举高中后便天下扬名,本意是鼓励人们辛勤的付出就会得到收获。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货,可在没有科举制之前,别说苦读十年,哪怕你苦读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读书人都不会有一个出路,能碰运气成为一个普通官吏那都是运气好的了。

所以在纸张发明,科举尚未发明之前,读书人都还是少的,为什么,排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