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3 / 3)

曰:"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人秦,今何语之亲也!"因罢去。立政随谓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汉武帝给李陵的装备不少了,一人五十只箭,基本是铜钱做的价值不菲,只可惜他真的太拖大了。

司马迁其实关于李陵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我文中提到的,一种是司马迁是被刘彻任用的人才所以参考他的意见,个人感觉第一种可能性更大,就采用第一种了,真实什么样参考的资料离汉武时期也有段时间了,具体怎么样不知道

关于李陵说真的越看从不同的是叫看,就真的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真的站在李陵的视角他给苏武的书真的纯纯和好朋友抱怨,他站在自身的角度自然是不喜欢卫霍,希望自己祖父厉害,那满篇哀怨的同时,是真在展现自己的不满。

但是一想到他杀了随军士兵的妻子,最后自己的也被杀怎么能不是一种报应,要是报在他自己身上就好了。

其次文中也说,从我们后面的角度来看,李陵的行为真的很难言语,我这几天除了翻汉书看资料,还看了不同视频的讲解李陵,大家都很喜欢说李陵是个悲惨的英雄,视频评论底下也到处在吵这个。

说真的看到有点蒙,我个人是不喜欢叛国的,但按汉书说的感觉又能理解李陵的叛国,在李陵评价最后张承志先生:“当他无家可归,祖国执行不义的时候,叛变也许是悲壮的正道。”

麻姑看得深刻感觉到了时代背景带来的时代限制,比如唐的大家把李陵夸上了天因为认了祖宗,宋延续之前的因为时代问题也夸夸,然后我们现在会觉得李陵叛不对,是因为汉武帝是值得的君主,大家都知道他厉害,李陵给苏武的书,最后还埋怨了一次汉武帝,说你们要侍奉英明的君主,也不知道该怎么吐槽。

反正李陵这个人,我认为叛国肯定错,但是心有埋怨也是没办法,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真的写他这一段是最难的了,给苏武的书真是满片抱怨。

说他人缘不好,也是因为李家没落了,李广说话做风真没比他好多少。

啊不知道说什么了……李陵这人贼特么难写,直接骂把汉书又这样记载他,看着真的可怜(虽然我更心疼他母亲老婆孩子),不骂他把叛国也是真的难受。

文中说他投降没想到后果哪里,我觉得他可能真的没想到,毕竟赵破奴匈奴待十年跑回去都没问题,他觉得自己都没满两年,肯定也没事,不知道说啥。

大家有没有什么好观点,来点嘴替说一下,我是真不行了。

唉写半天总算到巫蛊之祸了,今天写了好多补上明天的。

下周我要期末考了,估计不怎么能更新了。

顺便最后吐槽一下光看唐代的评价哪里的时候,我甚至反复看了三遍汉书,眼睛都花了,想不通咋评价这么高,我以为也就说说他可惜而已,辛弃疾那个都还好,唐代的几个捂脸。也是因为汉朝不在了,不然真不至于这样。不对应该说是汉武帝不在了。

欧阳修甚至说:“李,魏之曹、刘,得其正始。”甚至吹李陵的文学成就很高,但是李陵有那些诗歌啊我就知道一个答苏武书,救命看这些评价我真的会怀疑自己错怪李陵了,他真的一点问题没有,做的很好。(痴呆)

最重要的李陵究竟凭什么能和苏武相提并论啊!苏武越看越觉得,这人真神仙,真的不求回报,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展现出一个名族的节气了,为历史上有苏武这样的人而骄傲。

43 ? 第 4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