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潍城的村民不会枉死,等尘埃落定,我们便把康安接到身边抚养。”

江元音点头:“好。”

第342章 臣齐司延愿领兵迎战

两日后,李霁请旨离京。

他一张嘴,全是为李彦成悉心准备,是其乐意听的说辞。

“臣自去年来,几次濒危,身子已大不如从前,与许氏拉扯十多载,却在新婚前几日,阴阳永隔,深感世事无常,明天与意外不知哪个会先来临,故想趁着腿脚还算便利,去完成少年时心心念念的游历,圆了少时遗憾,求皇上宽恕臣暂时不能再替皇上分忧,允臣离京。”

李彦成连连叹气,几番装模作样的挽留过后,一脸“不舍”的允了。

李霁离京后,不少人议论纷纷。

安国公许清惨死倒台,珩王李霁放下王爵离京,众人皆猜,这朝堂日后怕无人的荣宠,能胜过定宁侯齐司延了。

然而李彦成开始提拔重用瑜贵妃的娘家杜氏一门。

杜氏满门男丁的官阶至少都升了一阶,瑜贵妃父亲甚至直接从五品提升至二品。

江元音和齐司延的很清楚,李彦成这打的是什么算盘。

明面上,其大肆夸赞太子李昀璟,揭发许清谋反有功,肯定其储君一位,但原因不过是觉得,没有世家的拥护,十三岁的李昀璟对其造不成任何一点的威胁,此时帮其稳住“太子之位”,于他无忧。

而开始重用瑜贵妃娘家杜氏一门,是不愿意看齐司延一家独大,加之六皇子李澜因遭马踩踏,致下身不遂,已难成气候,杜氏便是得了些权,也扶不起一个残废的皇子。

至于世家倒台后,腾出来的诸多官职,光杜氏一门的男丁是不添补不上的。

李彦成没有再钦点人选,替补上这些官职,而是发布告令,通告天下,今年秋考将要提前,且为了振兴大昭,今年秋考通过的学子,无需等到明年春闱,待秋考过后即可准备进行殿试。

由本次秋考、殿试通过的考生,上任这些世家倒台后,空出来的官职。

此公告一发,整个大昭都开始沸腾。

那些寒窗苦读之辈,觉得这是天赐的好时机,竞争不再似从前激烈,能通过被选上的机会大大提升。

每个寒门之士,都有了逆天改命,光耀门楣的好机会!

李彦成亦是打从心底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