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赵锦繁的决定,这几日翰林院内着实起了不小争执。看着那群人在她面前吵得面红耳赤,赵锦繁想要拥有更多力量,想要变得更强大。

朱启为人谨慎,不愿冒进多选寒士。言怀真过于刚正,坚持要按考卷好坏录取,不愿退让。底下众位副考官也是各有各的心思。

吵了两天,最终参与殿试人选也确定了下来。

赵锦繁告诉荀子微:“尽力了,但仅有七位寒士入选殿试。”

荀子微:“七位?”

赵锦繁:“……嗯。”

“竟有那么多啊,这已是史无前例。”荀子微道,“陛下,你总是能给人惊喜。”

赵锦繁微愣,抿唇笑了声,垂眸叹道:“如果是仲父主考,想必留下的寒士更多吧。”

荀子微却道:“未必。”

“有些事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并不见得有成效,现在这样正正好。我想以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赵锦繁一瞬不瞬地注视着着他:“嗯。”

荀子微并未察觉她的眼神,道:“殿试你打算怎么做?”

殿试历来在皇宫大殿举行,由天子亲自命题亲自主持遴选。

赵锦繁托着腮望向窗外夜色,一时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