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帝夸成了他最聪慧的皇子, 杜贵妃盼着四皇子将来能超过二皇子,便想把两位名师安排到四皇子身边, 再去随便找两个小有才名的寻常先生给二皇子,但这事她得先跟永昌帝说一声。
永昌帝看着才三岁的四皇子,朝杜贵妃露出一个寒意十足的笑:“你若没有精力管教璲儿, 朕可以重新给他安排一位养母。”
杜贵妃好歹给二皇子当了十几年的养母,哪有养到一半让给旁人的道理,赶紧服软打消了这个心思,再暗中示意两位先生放松对赵璲的教养, 可惜两位先生干不来误人子弟的事,更不敢在永昌帝已经对二皇子上心的时候敷衍。
就这样,两位先生一直教导赵璲到他十八岁立功封王, 才改去教导八岁的四皇子。
教了半年,四皇子受不了他们了,两位先生也自认教不了又懒又不能罚的四皇子, 禀明永昌帝后, 陆先生去了国子监,范先生去了京城专教勋贵、官家子弟的城西武学。
自打赵璲封王开府, 他再也没见过两位先生, 也很少会想起他们, 然而从梅岭赏梅回来,赵璲竟意外地想起了在武学任职的范先生。
过了几日,二月十六,赵璲去御书房求见父皇,禀完公务,赵璲道:“父皇,武学关系到朝廷将帅之才的栽培,儿臣想微服去武学探访几次,看看武学官员的教导之法是否有疏漏,也看看众学子的学风是否端正。”
这差事求得有道理,但也不是什么太要紧的,永昌帝随口道:“去吧,你自己看闲暇安排。”
翌日黄昏,范先生在武学下值出来,惊讶地在武学门外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
身穿常服的曹公公朝范先生笑笑,将人请上了停在一旁的马车。
到了惠王府,范先生欲朝惠王行跪拜之礼,赵璲拦住他道:“先生授我武艺,我当以师礼敬先生。”
范先生连连摇头,惠王自有天分,能教导惠王是他的福运。
简单见了礼,赵璲请范先生落座,提起明日他将微服探访武学之事,既是微服,便得借范先生的门路入武学。
范先生只是一个教官家子弟们武艺的先生,武学办得好不好由正五品的学监负责,惠王的临时探查并不会给他带来任何麻烦,所以他听了惠王的话后依旧从容,思索片刻道:“就说王爷是下官一位旧友之子,因仰望武学之风进武学一观,如何?”
赵璲颔首,约好明日辰正时分在武学门前等候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