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许镜对许氏族亲那边,印象一般,不太亲,除去个别和许镜家关系恶劣的几户,其他的族亲也说不上太差。

因着是祭祖在下午,吃完晌午饭,许镜和宋渔穿了身素雅的衣裳,连同许奶一块,一起先到许二伯公家等着。

往年也是这般。

两家人聚集到一处,各自提了年礼,穿过大半个村子,往许氏族地去。

说是族地,其实就是大部分住的都是许家人罢了,也有其他姓氏,如李家、王家混着边一块住的。

至于为啥许镜家和许二伯公家远离许氏族人所在居所,还得从许镜的亲爷许大平这辈说起。

许大平在家行三,属于中间不上不下的一个,出身主族的一脉,但一分家出来,也就成了旁支。

许大平同大哥,许家主族那支,不大对付,具体怎么不对付,许镜不清楚,反正原身小时候没少挨主族那支的孩子欺负。

二十几年前逃荒,许爷也是跟着许氏族人一块逃荒的,回到大岳村,只剩下许奶和原身的亲爹娘。

原身亲爹娘因逃荒途中亏空身体厉害,原身娘生下原身没几天,撒手人寰,许爹也没熬住,一前一后走了,留下许奶和襁褓里的原身,孤儿寡奶,最是容易被欺负。

家里田地,谁都要来争两口,今天占一点,明天占一点,许奶一看不行,和人狂骂,但是无济于事,气得抱着原身晚上呜咽呜咽的哭,喊命苦。

最后还是在村另一边的许二伯公,找几个关系不错的许氏族人,让许奶同人换了部分田地和一块宅基地,落脚到离许二伯公不远的地方。

孤儿寡奶这才没被挤兑死。

不然原身估计保不住身份,得和许奶活得越发艰难。

等到许镜再来,原身的孩子起码都好几个了。

两家人都各自备了年礼,之前帮过许镜一家的得送些,几个仅有的族老几户也得送些,面上得过得去。

往年许镜家穷,倒也算了,现谁不知许镜家富裕了些,再空着手去,就不太合适。

路上走着,快到许族人居住的地方时,碰见不少同样回来族地祭祖,或是出门来的许氏族人。

许镜同许二伯公家的叔伯,还有同辈,向高辈的行礼问好。

一小屁孩鼻涕还挂嘴唇上,许镜还得跟着许五、许六一样,喊人叔公,也是够了。

等一圈下来,送过年礼后,许镜和宋渔、许奶分开,女眷们去一处,她同许二伯公几个去许氏祠堂。

第60章 除夕

◎宁静◎

许氏祠堂修的是几间青砖大瓦房, 由两扇又厚又重的大门,同一圈的石墙,围出一个院子来。

院门高深, 平时只有族中处理大事儿, 或在重要节日,才会开祠堂,平时一般都大门紧闭, 由族中专人清扫看守。

今儿祠堂自是开的,两扇厚重的黑漆大门朝两边打开, 院子里已有一些先到的许氏族中子弟, 三三两两说着话。

许镜几个到的时候,不少人的目光都看来,有友善便前来搭话, 有好奇的, 上下打量,还有不爽她的, 目光透着厌恶, 发出一声冷哼。

许镜懒得搭理那些人, 一切无视, 只跟着许二伯公走,跟着许五、许六同辈喊人。

之前来许镜家拜访的六堂叔许正和也在,他捏着胡尖儿,笑眯眯上前来:“二伯, 镜儿哥, 许久未见了。”

许镜不得不和他寒暄几句。

时候一到, 许家的老族长, 也就是许镜的大爷爷, 主持众人祭祖,上香拜宗祠。

祭祀完宗祠,所有人往后山山头上走,许家祖宗大多埋在一个山头,也有一些旁支的,埋在另外的山头。

拜完那些个高辈的许家祖宗,许镜跟着许二伯公一块,见到许爷的坟墓,还有许大伯,许二伯,她爹和娘的坟墓。

许爷、许大伯、许二伯都是立的衣冠冢,三人逃荒都散落在外,一直没有回来,若不是由许二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