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那要做的菜品不少呢,”许镜听得都嘴馋,想起自己的来意,建议道,“炙整鱼改成松鼠桂鱼吧,我记得家里不是还有半边鹿肉没吃完,晚上也炖上些。”
周大娘子为难,迟疑道:“郎君,这个松鼠桂鱼如何做?”
“阿渔会的,你跟着学学就会了。”许镜指了指一旁的宋渔。
周大娘子自是不会怀疑宋渔的手艺,笑着看向宋渔:“那便有劳娘子教我。”
几人在灶房里说得热闹,许镜还建议了油炸红糖粑粑,油炸小酥肉,糖醋排骨一类。
可惜东阳县城这边,没有找到红薯的踪迹,不然还能做油炸红薯片,搞个薯片出来吃。
年夜饭丰富得紧,十来样菜,摆满一大桌子,许镜吃得笑得眼睛都眯起来。
送神走后,天彻底黑下来,外边还下着雪,天气越发寒冷,但许镜和宋渔还得守岁,不能歇息。
屋里燃起炭盆,驱散寒冷,桌上放着许镜早早找木匠定做好的木扑克牌,还有大富翁。
宋渔瞧着许镜放在桌上的东西,好奇问:“这是什么?”
许镜笑眯眯道:“光坐哪儿守岁,又冷又无聊,玩儿点游戏解乏。”
这话勾得宋渔好奇心起,许镜便给她介绍了规则,还拉了小丫头赵柚一块玩。
赌筹就是桌上的花生瓜子一类的小零嘴,纯属消磨时间。
这边守岁不用守通宵,一般守到半夜就行。
因着有新奇的玩法,时间过得也快,直到村里一声清脆的梆声响起,新年到了。
大康朝火药爆竹已出现,发展了一段时间,富裕的村民能买得起爆竹驱邪除秽,穷苦些的村民买不起,就用敲铜锣,燃旺火,燃灯笼来替代,同样寓意驱邪祈福。
没一会儿,屋里许镜几人都听到了咚咚咚的铜锣声和震耳的爆竹声响,打开门一瞧,黑夜里各户人家在院里燃起赤红火光,热闹得紧。
许家廊下也挂了红灯笼,照得院子明亮。
许镜将前儿买的爆竹放到院子里,让宋渔几个站远些,提着灯笼,用火折子点了,飞快跑回门边,同宋渔站到一块。
没一会儿,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彻大半个大岳村。
大家相互恭贺说了新年吉祥话,许镜这才同宋渔一块回屋里睡下。
明天过年,又得起一大早,不能睡懒觉,初一大家都在自家屋里过年,等到初二开始,便要开始走亲戚。
许镜枕着枕头规划年后的事情,旁边小姑娘的呼吸已然均匀绵长,她偏头一看,人果然已经睡着了,看来守岁还是有些累。
她勾了勾唇角,也闭上眼,安静睡去。
第61章 过年
◎初一◎
初一大早, 早食是昨儿调好的汤圆馅儿,用新发的面团,包的新鲜汤圆, 还有周大娘子早早起来蒸发的年糕。
汤圆里包了几枚洗干净的铜钱, 宋渔运气最好,头一个就吃到了。
许镜端着碗,笑说要蹭宋渔运气, 分点给她。
宋渔面颊微红:“不行,已经咬过了。”
许镜挑眉:“没咬过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铜钱阿。”
宋渔没被她绕进去:“又不是不可以用筷子挑开汤圆馅儿看。”
“是哦。”许镜笑着点头, 这个话题便揭过。
饭桌上, 许奶给两人一人一个用红纸包的红封。
往年只有原身小时候才有,一般两枚铜钱,后来原身年纪越大, 不知什么时候起, 就没了。
许镜和宋渔拆开红封看,有百个铜板, 算是讨个吉利。
“今儿过年呢, 阿渔, 你打算在村里过, 还是去县城看看?县城繁华,过年估计更加热闹。”
宋渔摇头:“前儿去县城的路就不好走,昨夜还下了场大雪,道路恐怕还没清理出来, 等过几天再去县城也不迟。”
“说的也是, 听说县城的元宵花灯很是热闹,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