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人◎

许镜先将宋渔送回车上, 再到宋家三房喊赵大郎,期间不免碰上宋父和宋三郎、宋四郎几个。

“镜儿哥,怎得这就走了?”这边宋父等人还不清楚发了什么, 没瞧见自己闺女不说, 只有女婿来喊人,怎么看起来都有些奇怪。

许镜拱手,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爹, 大哥,二哥, 我不知道老姑哪里的误会, 对我们有如此深的成见,能说出那翻话来。”

这话一出口,宋父几个都惊住了, 只听她继续往下说。

“我这半年是赚了些钱, 不假,但谁的银钱又是大风刮来的?这几月我都忙于奔波酒坊事宜, 不说披星戴月, 也是早出晚归, 赚两个辛苦钱罢了。”

“若是你们确实碰见麻烦事儿, 我都愿看在阿渔面子上帮扶一把,但是我想齐家姑爷,比起我这侄女婿来,还是亲女婿与大伯关系更近些。”

话到此处, 宋父几个都听明白了, 许镜话里有话, 宋父黝黑的脸堂上, 更是有些烧的慌, 幸在他晒得黑,脸红也不好看出来。

“齐家三少爷前日子赚不少钱的事儿,大家伙都知晓,这也轮不到我一个侄女婿来操心大伯科考的事儿吧?”

“话尽于此,爹和大哥、二哥勿要多心,今日我与阿渔本就打算,看完爹娘二老便回的,既然娘不在,我与阿渔便先回去,家中事务繁忙,实在离不得人。”

许镜嘴上说着让人别多心,但实际上当场所有人心里头哪个不多心的,被人当面点出家中之事,且这事儿又不光彩,还是由小辈点出的,宋父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他尴尬咳嗽两声,想要说些什么。

许镜打断他,也假装没瞧见宋四郎皱着的眉头和眼里的不满:“爹,大哥,二哥,告辞!”

说完,她叫上老实在一旁候着的赵大郎,转身就走。

“哎?”宋父想喊住她,又不知如何说起,难道要女婿来掺和他们宋家的事情不成?

宋四郎抿抿唇:“爹,我看她心头有气,咱们先去爷奶那边吧,她们定是去上房送礼的时候,跟老姑撞上的。”

事实的确如他这妹夫说的不错,但她顶撞他这个二哥,顶撞他爹的态度,又让宋四郎对这个这些天有点成见的妹夫,心头不喜加重。

“成。”宋父叹口气,他娘压着他,不准他去接阿丽回来,现今又和女婿一家生嫌隙,真就事赶事儿,没一件顺心的。

这边宋家三房的人,到宋老爷子宋老太的正房看情况。

那边许镜和赵大郎出了宋家,由赵大郎赶了马车走。

赵大郎是个有眼力劲儿的,一句话没问许镜,默默干事情。

宋家周边也有邻居,他们对许镜、宋渔逢年过节亲自来探望丈人丈母娘,每次且都提重礼来,多多少少都会关注。

其中不乏婶子、大娘羡慕宋母,有这般出嫁了还能常回来的闺女,说明闺女被夫家看重,谁不喜欢这般的女婿。

村里瞒不住事儿,哪怕宋家藏着掖着,邻居们还是听得一些风声,什么宋家为了大房读书的事儿,压着底下两个弟弟,特别是三房,把三房媳妇儿逼回娘家去。

不过嘛,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面上大家还是一派和气,背地里爱说闲话的,谁不得说两句老宋家偏心,又说三房、四房被压着,立不起来。

可一家子要成事儿,总要人吃亏,不然一家子若是相互吵闹起来,更加麻烦。

有邻居婶子就开口问许镜:“呦,镜儿哥,你跟小渔这就回去啦?不在你岳家多呆一阵子?”

许镜笑道:“家里有事儿,离不得人,送完端午礼,我跟阿渔就要回去的。”

邻居婶子笑眯眯道:“这样啊,那你们走哩,婶子不跟你们多唠了。”

许镜这边一走,邻居婶子回去准备了些炒瓜子,打算过个把时辰,去老姐妹哪儿聚聚。

孙氏是个爱串门,嘴里又没得把门的,等她出来溜达串门,准晓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