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结果是好的,并没怀上,郎中又开药方大约就是避子的汤药了。喝完一碗,晏晏方觉得那过去的一切彻底过去,整个人都明媚起来,吃完饭便仔仔细细地做起打扫的活儿来。

下午又去拿行李。

时辰还早,那群女人们大多出去做活计还没回来,只有零星几个在里边,其中就有上回那教晏晏好难堪的小寡妇,小寡妇昨夜便没见着晏晏回来,知是会男人去了,这时见他终于回来却是拿走行李,身旁还跟着个衣着不俗的男人,嗤笑一声,想这小浪蹄子终于是给人做小情儿去了,从前还装得那样清高的模样,倒颇有些得了胜利的得意意味,连与晏晏处在一间屋子里也觉得不耻的,拿着自己的针线便出去了,眼见着晏晏收拾好了与那男人离去消失在视线中,却又觉得少了些什么。

她自是想不明白,只是知道这回的“再也不会回来了”是真要成真了。

晏晏终究一直留在谢家了。

第九章

09.

在谢家的日子竟是前所未有的轻松愉快,晏晏每日不必很早的起来,又有现成的热水洗漱,更有热乎新鲜的饭菜吃,连活儿也不多的,好些个下人一起分担,到得晏晏手里便只有打扫谢忱卧房那一点点的量了,与往日在乡下相比便如吃饭一般容易,亦没有先前做缝补衣物的活计时那般费心神,这样的轻松自在,不出半个月,晏晏那因被连连强迫而消瘦的面颊就又鼓起来了,甚至比从前还要圆润些,真像被娇养着一般的灵秀了,尤其面上闪着润泽的光,远远瞧着竟像能掐出水来似的,又因有新的漂亮衣裳穿,衬得那张脸更是花儿一般的漂亮了,任谁见了也猜不出他几个月前还是乡里灰头土脸的小寡夫哩。

而这些漂亮衣裳的来源自然是谢忱,起初收到时晏晏很是惶惶,想这怎么能收呢,像谢先生这样的大善人,能留他在家里做事便很好了,他又怎么好意思再多拿他的东西,楼里另外的下人却劝他收下,“为先生做事,穿得总要体面些的,先生为你置办衣裳,你好好受了便是,不要惹先生不高兴……”

晏晏初来乍到,很怕再像从前那样因不懂规矩吃了大亏,兼不想让恩公因他不快,因而很信服那下人的话,乖顺地收下了,后面一件又一件衣物也就自然地送进他衣柜里,又很乖顺地都穿出去。谢忱竟也能记得他哪些衣裳是自己送的,早餐时看见了总要夸几句他穿得好看的,晏晏便得了天大般的奖励似的止不住地笑,自己都不明白缘何笑得那样开心。

好似在谢家无一件事不是快乐的,更值得一提地是,谢忱也果真如他许诺的那样在闲下来时教晏晏习字一开始是亲握着晏晏的手,手把手地教他,从晏晏自己的名字起头,一笔一划,漂亮的很,后来晏晏学会如何执笔了,便让他自己练习,也是一笔一划,却是好歪歪扭扭两个字,其间差距,天上地下。然而晏晏并不气馁,对这新奇的从没接触过的东西满怀兴趣,一遍一遍地写与记,自己与谢忱的名姓已写得很漂亮了,如今更能自己看报了哩不爱看字,倒爱看报纸上刊登的老鼠的画儿,叫什么“米老鼠”的,据说是洋人的玩意儿,谢家其他下人都不喜欢,独他爱得紧,每回新得了报纸便捧起来看“老鼠”,面上还带着孩子气的笑。

母亲抱着孩子与一个同乡的妇人找上门时晏晏也正在看那“老鼠”的画,身旁便是谢忱,忽然门房匆匆地进来向谢忱通传说有人来找晏晏晏晏好疑惑地从报纸前抬起头,想他在城里可没有认识的人呀,第一反应竟是看向谢忱,在谢忱的陪同下才往门口去。

远远地便听到他母亲的哭嚎声了,又抱着孩子,晏晏心下不好,已经料想到是孩子出了事,果不其然,冲过去便听母亲哭诉说孩子生了病怎么也治不好,钱却花光了,眼看着高烧不退便找了个同乡作伴来城里找他……

晏晏接过孩子抱在怀里,一时之间满心皆是因孩子危在旦夕而生出的慌张,竟没想到自己搬来谢家还没托人告知母亲、母亲又是如何找上门来这一问题,好焦急地看孩子烧得通红的脸,这孩子还是同他离开时一般小小的一团,比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