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从一开始,她就不该介入他们的这段关系。

可是,她又好荣幸,能参与他们的故事。

第21章

葬礼的喧嚣散尽,世界恢复了它冷漠的运转节奏。

唯有冯绵绵,被留在了那个巨大空洞的边缘,怀里抱着两只依赖她生存的小生命

麻婆和豆腐。

公寓里残留着徐斯羡最后搬来的猫爬架、玩具、小山般的零食。

麻婆依旧保持着它高冷的优雅,喜欢占据阳光最好的窗台,用那双琥珀色的眼睛睥睨着下方喧闹的城市。

豆腐则彻底暴露了黏人的本性,几乎成了冯绵绵的腿部挂件,走到哪跟到哪。

睡觉时也一定要把毛茸茸的脑袋搁在她的脚背上,仿佛这样才能确认这个新主人的存在。

冯绵绵按时上班,处理“春信基金会”日益增多的文件和救助申请。

这是徐斯羡留下的、与陈丝语最直接的联系。

看着一份份肝癌患者的资料,看着那些在绝望中挣扎的面孔,冯绵绵感到一种近乎麻木的钝痛。

她处理得一丝不苟。

仿佛只有在这种机械的工作中,才能暂时屏蔽掉心底那个不断叫嚣的声音:他们都走了,你凭什么还在这里?

工作之外的时间,被麻婆和豆腐填满。

喂食、铲屎、梳毛、陪玩……

琐碎的日常意外地成了一种锚点,将她从思绪的漩涡中短暂地拉回现实。

给豆腐洗澡时,它会发出杀猪般的嚎叫,水花溅得到处都是;

麻婆则会在她专心看书时,优雅地踱步过来,一爪子拍掉她手中的书,然后若无其事地舔毛。

这些鸡飞狗跳的瞬间,竟成了她生活中唯一鲜活的色彩。

带着尘世的烟火气和……生者的狼狈。

她很少再去看徐斯羡的微博,那条【祝你早安、午安、晚安】的评论区,早已被粉丝的悼念和路人的唏嘘淹没。

她注销了那个曾经用来疯狂搜索陈丝语痕迹的小号。

那个由文字构建的、属于陈丝语和徐斯羡的圣殿,在她心中轰然倒塌,只留下满地狼藉的瓦砾。

她不再是那个虔诚的朝圣者,她成了废墟的看守人,守着两只猫。

她开始失眠。

深夜,当麻婆豆腐都蜷缩在她身边沉沉睡去,房间里只剩下它们均匀的呼吸声时,巨大的孤独感便如同冰冷的潮水将她淹没。

她会走到窗边,望着楼下依旧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城市,感觉自己像一个被遗弃在孤岛上的幽灵。

为什么拒绝?为什么没有好好说再见?她痛恨徐斯羡的决绝。

却又觉得那是最好的结果。

偶尔,她会翻出手机里存着的、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

有陈丝语在病房里,不痛的时候望着窗外的照片。

也有徐斯羡拍摄时,看着某一处出神的照片。

冯绵绵后来终于明白。

他们在互相思念着彼此,在他们分开的八年了,他们都没有停止过思念。

一个念头忽然在她脑海里浮起

活下去。替他们,活下去。

再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继续把他们的故事说下去。

冯绵绵抱起在她脚边蹭来蹭去的豆腐,把脸埋进它带着阳光味道的蓬松毛发里。

豆腐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冰冷而遥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