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中气氛低迷,众臣神情委顿,欲言又止,想来他们必是认定我此行必死无疑,但决心在被吐蕃人俘虏欺压前自尽,保全清白与魏国颜面,是以,面色又稍稍缓和了许多。
我心底又恨又怒,暗暗发誓一定会扭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看看我的实力。
第0008章 称皇8
朝堂与民间,对魏玺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在他们看来,魏玺让向来仁慈爱民的长公主出征吐蕃,着实荒唐又残暴。
长公主亦是魏民,魏玺如此作为,简直枉为帝王;长姐如母,对孪生亲姐姐如此无情,更是枉为弟弟,此番,魏玺到底还是背负上了不义不孝的骂名。
对此,我统统装作不知道,魏玺也没有跟我诉过苦。
*
我率领着大军出上京城门的时候,百姓纷纷夹道送我,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都是哭着的,呜呜咽咽的泣涕声搅得我心烦,怎么,他们就认定我是去送人头的不成!?
我心底不悦,面上也只能装出和善亲民的样子,笑着宽慰道:“天佑大魏,本宫定不叫你们失望。”
说完,我一夹马腹,便扬长而去。士兵们也跟着我离去,浩浩荡荡的尘土顿时飞扬,浓烟滚滚,掩盖了许多真相。
*
这些年来,我在军队中培植了不少势力,也多次特意让将领见识我的本事,加上身份贵重,一介养尊处优的千金之躯都敢冒险上战场,他们如何能不生出敬佩之心?甘愿为我趋势?
如此,内忧已解。
但是,如魏玺所说,对战吐蕃绝不是一件易事。
吐蕃人骁勇善战,并不是轻易便可被打败的,尤其是多年吃败仗的大魏。
一开始,吐蕃人听闻我出征的消息,纷纷笑掉大牙,嘲笑魏国儿郎尽是软骨头,竟让女人出来送死。
我早有所料,倒也不是很生气,毕竟,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打败吐蕃。
吐蕃人看不起我,草率轻敌,我便利用这点赢得了好几回胜仗,夺回了大魏近年来失去的城池。
但随着战事的演化推进,吐蕃人在见识我的实力后,都开始戒备起来,不敢再大意。
是以,后面的战事我打得反倒颇为辛苦。
连年征战好几年,我也吃过败仗,甚至好几次生命陷入垂危,最惊险的时候,魏玺暗地里在军命书里藏了秘信,低声下气地求我回京,我都视而不见。
吐蕃是我登上帝位最大的难关,如果我不能凭着实力闯过去,就算我没本事,那我认栽,也死得其所。
*
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终于打败吐蕃,得以率领魏军班师回朝。
当我骑马进上京城门的时候,百姓们夹道欢迎,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眼睛亮亮的、盛满崇拜的光,大声又热情地呼唤着我的尊号。
魏军中最受百姓拥戴的不是世家培养的精锐士兵,而是我一手培植出来的娘子军。
这些年来,我有意让她们随我出征吐蕃,创下汗马功劳,累积名望。
我清楚,单单靠我一个人不足以改变世人根深蒂固的想法,我背后需要更多的拥簇者渴望改变命运的魏国女人,我凭着女身登上帝位的事情才有眉目。
*
大魏终于扬眉吐气,一扫这些年来吃败战的窝囊气。
群臣纷纷上谏言,劝魏玺祭天,以祈求上天保佑大魏。
魏玺大喜,大手一挥便允了,礼部大张旗鼓地操办起来。
一时间,魏国上下皆是一片喜气洋洋。
*
不出我所料,祭天一事果真是魏玺助我登上帝位的重要环节。
我不过暗中略施计谋,便给世人造成天意选择了我,放弃了魏玺的假象。
霎时,在我刻意制造的舆论之下,魏国逐渐流传起“长公主才是天命所归当世魏主”的流言。
朝堂上亦是议论纷纷,甚至隐隐形成了两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