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3 / 4)

莎堡,苏格兰,最后去了英格兰北部的霍华斯小镇,只是因为我读过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所以就想去看看。在小镇旁边的墓地,我拿着一本中文版的《呼啸山庄》,有人就在旁边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回答了,我知道我的生命就是在等那一句话。”

“那是个高个子年轻人,我的眼睛正好看着他的下巴,需要抬头才能看清他的五官,气质温文尔雅,眼神温和明亮。在英国待了一个多月,见到华人自然亲切。攀谈之后才知道他想问我在哪里买到的中文版《呼啸山庄》。我是学中文的,自然乐见别人喜欢中文,想都没想,就把书送给了他。旅途之中,搭伴儿聊天,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居然发现两个人的想法有很多相近的地方。知道我的专业是古典文学,他向我请教中国古典文学的许多东西,然后提出一个诱人的请求。他叫英,正在给博物馆做一个意中文化的交流项目,所以需要有懂中国文化的人帮忙,问我是否乐于参与。从出生到长大,从来都是别人在帮我,居然有一天我也可以当别人的师傅,第一次觉得被人需要,我自然满口答应。”

“你知道的,我基本上就是一个废人,大学没读完就休学在家,几乎没有工作过,那个项目是我真正的第一次用自己的所学接触社会,回报社会,我不是娇小姐,也不是贵夫人,只是一个人朴实地参与一项工作,那种情绪到今天我都怀念。我和英的接触也因而变得深入起来,他做事专业严谨,却又有足够的耐心包容我的错误和过失,可我也机会批评他在某些方面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我们是平等的工作伙伴,可以有平等的精神交流,第一次,我知道自己是有用的,不是谁的附属的藤萝。”

“勃朗特姐妹冥冥中让我找到了爱情的方向。一个月后,英的项目基本完成,我们都知道分别是最好的结局,尽管没有开始,但我的心里已经觉得这样的感情足够漫长,足够深远,一直会保留在我的生命里。到最后英伸开双臂拥抱,又一次在勃朗特姐妹的故居,却是以最近的距离作永远的告别。”

徐至美讲完故事已经是累得气息微微,季时年紧抓手指,哽咽地,“您先休息,我就在旁边。”

徐至美挣扎着,“时年,我永远都不会后悔那一次出走。我常想,感情的事情是抑制不住发生的,我和英会在一个月产生一辈子的深情,闻生和同学,日夜相处又怎么会无情无义,所以,对于劳伦斯的妈妈我理解。自私地说,我甚至感谢闻生的出轨让我有机会感受到美丽的爱情。时年,答应我,别离开裕之,如果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亲口拒绝深爱的人。”

季时年安抚好徐至美睡熟才离开,不想却在门外碰到周裕之。

他们也几日未见。年节前,每个人的脸上都像点了红灯笼,洋溢着喜气,只有他,脸上的清冷挂不住任何喜色。季时年发现周裕之形容有些憔悴,她太熟悉他,不是特别重大的事情他一般很会掩饰,或者不是掩饰,是根本不屑。

周裕之在门边靠墙而立,见时年出门站在那里,心里隐痛,张口却是另外的话题,“妈妈怎样?”习惯了,以前有时候这样不分所属地称呼妈妈,好像是共同的妈妈,话出口才觉得不合时宜,事过境迁。

季时年红着眼圈摇摇头,“没事儿,累了睡着了。”

“时年,我……那辛苦你了。”周裕之迟疑。

“没什么,伯母本来就对我很好。你没事我就先走了。”季时年低头侧身经过周裕之,不能看,如果在公司,她还可以假装,在这里,没人看到,她怕她撑不住。

季时年出门坐车,回住处,犹豫半天,翻出皮箱,那里,衣箱的底部有一本书,是爸爸送她的,也是她此行为父亲做的一件事情的唯一物证,一本中文版的《呼啸山庄》。

季时年的父亲单名一个英字。

作者有话要说:

☆、快刀乱麻

季时年可以接受任何人是May,却不能接受徐至美,她宁肯May是个陌生的老女人,哪怕她皱纹满面、容颜苍老,可就不该是她亲近熟悉喜欢的徐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