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的很清楚啊,但这毕竟是两码事。”
“啊?这怎么就是两码事了?”特雷西怀疑是不是这段时间跟莱妮交流太少,怎么感觉有点儿摸不清她的想法和思路了?
“希望他好好发展吃分红,和希望我自己好好发展赚大头,两码事吧?”成世宇抬手拍拍特雷西肩膀,表示他好好管着美国这摊子事,包括如果合适还可以继续收些互联网公司股份,整体方针不变。
利滚利、钱生钱,这些都已经让特雷西他们忙不过来了,就不用盯她的钱袋子盯太紧了。
她大手大脚的行为多了,但账户上的钱几时缺过了?
第160章 慈善基金会
不知不觉间, 成世宇在北美因为行事风格向来胆大豪迈、出手阔绰而名声愈加响亮。
而且年轻人嘛,还没找准重点,天马行空的想法太多, 偏偏因为太有钱作为底气支撑, 就要付诸行动都尝试看看,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也是因此,这姑娘投资广博且好似什么都能侃上几句的涉猎广泛,在许多人眼中早已习以为常。
再多一件两件也就不足以引起太大的惊讶稀奇。
说回成世宇,她前几天抓紧回到美国倒不是纽约这边发生了什么必须她出面的紧急情况, 而是将有一场由他们UNi牵头主办的基金会将在波士顿举行。
最初成世宇有这个想法主要是面向911事件幸存者提供经济援助和药品援助, 那场可怕的事件给无数人带来了巨大伤痛和心理阴影, 许多幸存者虽然勉强活了下来, 但却从此需要长期的医疗救助。在身体和心理双重困苦下, 很容易陷入无力看病、放弃治疗的问题。
不过为了避免将成世宇本人与事件幸存者过于紧密地关联起来,虽然后续基金会资助对象会对前者倾斜, 但还是将“慈善救助项目”的资助对象范围扩大。
后续,基金会的 “慈善救助项目” 将不仅仅关注911事件的幸存者,还会围绕 “患者关爱”、“患者援助”、“济困扶贫”、“赈灾助残” 等多个方向展开。
为了确保基金会的运作能够规范、专业、透明,成世宇还专门雇佣了专业运营团队来负责具体的工作。
在基金会的成立仪式上,运营方代表简单阐明了后续医疗救助受益人遴选标准、公开申请流程和后续执行落地方案。
这些内容与其他医疗救助慈善基金会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台下的嘉宾们,出于对UNi和成世宇的尊重,也只是简单地鼓掌表示支持。
但如果非要找出不同之处, 一方面,慈善基金会本身不面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募集资金、甚至不需要合作伙伴投资。
这意味着, 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成世宇及其团队的自有资金,这种运作模式保证只要成世宇不改变思路, 基金会就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而成世宇作为基金会的主导者,她的决策和行动也能够更加自由地围绕基金会的宗旨和目标展开,无需过多考虑外界利益诉求和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能够更稳定且专注于长期项目。
另一方面,未来受益者并不止将区域局限在美国。成世宇希望这个基金会未来能够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慈善机构,为世界各地需要帮助的人们开放援助申请通道。
在台下坐着的绝大多数人眼中,这就是这个野心不小的小姑娘终于学会了他们这个世界早就清楚的道理。
通过建立慈善基金会的方式,以慈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声誉,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又能享受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减轻企业的运营成本压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不过公益项目只是基金会两个重点方向之一,除此之外基金会还有一部分重心是放在健康科学类的科研项目。
介绍第二部分是由成世宇本人亲自上场,内容让台下不少生物医药相关人士打起精神这本来就是基金会成立选择放在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