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袭明黄团龙纹锦袍,乌发高束,罩一顶朝天乌纱幞头,鬓边几无白发。
他并未蓄长须,而是将胡须修剪得精短有型,衬得他高鼻薄唇,剑眉长目,五官如雕刻般英挺,举手投足间尽显一代帝王的不怒自威。
他在宴会上再次表彰了夏鲁奇镇服魏州之功。
“长安天子,魏博牙兵”,魏博军向来以勇武著称,当初李存勖便是因为收服了魏博的银枪军,依靠这支银枪军北扫契丹,南灭朱梁,成就了一代帝业。
魏博兵虽勇悍,却也跋扈难制,李存勖迁都洛阳后,将银枪军闲置在魏州,一再削弱打压。
最后,魏州军因不满而发动叛乱,而李嗣源正是趁着被派往魏州平叛的机会挣脱牢笼,联合魏州叛军,起兵造反。
是魏州军成就了李存勖的帝业,也是他们最先挑头推翻了李存勖。
之后,魏州军又成就了李嗣源的帝业,那么,他们会不会再次因为不满而推翻李嗣源?
去年,李嗣源将夏鲁奇派到魏州,把原先的魏州牙兵调到北方去戍边,并将军中几名重要军官撤换掉。
结果,魏州军又一次因为不满朝廷,在去北境戍边的途中造反了,但这次叛乱很快就被夏鲁奇率领大军平定。
李嗣源下令:将叛乱的魏州军全部斩杀,连同家属一并处死,不饶恕一人。
从安史之乱后就为患一方的魏博牙兵,终于在李嗣源统治时期彻底解决,其中夏鲁奇居功甚伟。
嗣源对这位小舅子赞不绝口,命令御前侍卫抬来两杆光芒熠熠的镀金长枪,当着众臣赐给夏鲁奇,朗声道:“邦杰,过去王铁枪凡上阵都带两杆浑铁枪,若其中一杆枪杀得钝了,立刻换上另一杆。当年王铁枪力敌万夫,最后败于你手,至今军中仍盛传夏鲁奇生擒王铁枪的传奇,如今朕赐你两杆金枪,望你日后为我大唐扫平四海,再立奇功!”
那两杆金枪乃是浑铁所造,镀金的枪杆上绘满五彩瑞兽花纹,在灯烛下闪耀着华丽而又炫目的光彩,令人目眩神移。
整个大殿响起雷鸣般的喝彩与欢呼,众臣齐呼“陛下圣明,夏令公威武!”
夏鲁奇眼里涌满热泪,跪地重重磕头谢恩,接过金枪交给亲兵拿下去君主在上,臣下不得佩带武器。
嗣源又当着众臣,给夏鲁奇的两个未满弱冠的儿子授官。
按规矩,将领在外,家属留京为人质,然而去年夏鲁奇赴任时,嗣源却让他将妻儿都带上,不让他留家属在洛阳,对他表示了绝对的信任。
夏鲁奇对皇帝充满感激之情,再次离席而拜:“陛下对臣恩同日月,臣感激不尽,只是臣之二子年龄尚幼,实不堪担当如此重任!”
“诶,虎父无犬子,邦杰莫要谦逊!朕见过两位公子,颇有乃父之风,让他们早点开始历练,日后才能成长为国之栋梁!”嗣源安抚道,目光如同和煦的暖阳,诚挚地凝视夏鲁奇。
夏鲁奇推辞不过,感激涕零地替儿子们叩谢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