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娘子没有进一步追问,认真诚恳道:“那便祝许娘子新店,生意红火,客似云来。”

许栀和谢她的好意,回到?了铺子中。

秋儿将?碗筷摆放齐整,见许栀和回来,连忙跑到?了她的身边,“姑娘,你取好名字了吗?”

许栀和说:“差不多想好啦,‘许’这个字不要了,改用‘和’……就叫做‘和乐小灶’,也能叫‘和乐食记’,秋儿觉得怎么样?”

秋儿在口中轻吟了两遍这个名字,朝着许栀和点头,“和乐好,听着就平安顺遂,百姓心底想着的,不就是一个平安和顺,喜乐常在吗?”

许栀和见她赞成?,便愉快地在心中决定了。迟疑了半响,决定写一封信去往汴京,让陈允渡题字寄回来,到?时候再请木匠照着拓印,制作?成?一块新匾。

请专门的书生写,一个字五十文,四?个字就二?百文出去了……还?不一定有他的字好。

许栀和说干就干,当即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寄往了汴京。

又忙了两日,和乐小灶可算是初具形状。

铺子的位置好,从?卯时开?始,一直到?申时末,都是光线充足的,配合上鹅黄色调的装饰,一眼?望过去便觉得温暖安宁。店中三张桌椅,旁边放着一个将?来准备盛饭用的木桶,柜台重新清理过,放着一束许栀和戳出来的羊毛毡兰花。

后厨用帘子隔断,又找了张木板做了隔断,里面铺了一张木榻,可供休息。

许栀和原先是不同意秋儿睡在这小小的、憋屈的一块地方的。秋儿说:“现在手底的银钱不多,等日后富裕了起来,奴婢再在别处另赁小屋。”

她态度坚决,目光落在小铺上,满是光亮,“姑娘忘记曾经许诺奴婢的了?说好了日后盈利,奴婢也占二?分利。我是真心把?和乐小灶当成?自己家?的!”

许栀和拿她没有办法?,见她拿了针线,继续照着她画的图样绣到?桌布上,便只喊了良吉,“今天三日期满,我和良吉去府衙取钱。”

秋儿颔首,“姑娘去吧,奴婢留在家?中看家?。”

许栀和便和良吉一道出门,走出巷子的时候,她特意注意了应天书院的位置,书院门口,早已经密密麻麻地挤满了铺子。

也不知道秋儿的想法?能不能落地生根。

许栀和不知道,一年以后,应天书院的学子会趁着午憩的半个时辰,特意跑到?和乐小灶,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饭……

她打量了一眼?,转过身,朝着应天府衙走去。

来过一趟,许栀和轻车熟路地朝着内堂走去,今日于堂上办案的,依旧是之前见过的府尹。

从?前许县令在县衙办公,和其余两位县丞、主簿商议着理事,没想到?这位应天府尹倒是亲力?亲为。

衙役还?记得许栀和,来了府衙,莫说是寻常女子,便是七尺男儿也没有腿不打颤的,但这位许三娘给人印象深刻,从?头到?尾都波澜不兴。

“许三娘是来取银钱的吧?”

府尹低头写着公文,听到?门口响声,没有抬头,直到?听清衙役的话?,才抬头朝下面看了一眼?。

许栀和自然能感受到?府尹忽然投下来的目光,她控制着自己不要好奇张望,对?面前的衙役点了点头,“是啊。”

衙役领着她走到?后堂,在一个犹如药柜、被细化?为诸多小格子的柜前停下,打了从?右往左数的第三列第六行的小格子,取出里面的小包袱,“姑娘你点点看,是不是足数了?”

许栀和也没忸怩,包袱里面不仅有银子,还?有串成?一贯贯的铜子,顶着衙役的视线,她一枚枚的清点。

第46章 开业 “你怎么来啦?”

衙役也不?意外, 事关银钱,谨慎点是人之常情。等许栀和数完一串,他不?动声色也在心里默数一遍……

可怎么会有错呢?府衙早就清点了好几遍了。

许栀和数完, 将包袱重?新系起来,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