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业,一个降薪,房贷、车贷,还有小孩上名校,一下子压力就上来了。所以我们就逃回小县城来了。”

“那你女儿现在在哪里上学?”严若朝问。

胡有为一边认真地洗头,一边说:“就在县里城北小学。”

“回来上学了?”严若朝又吃了一惊。她记得胡有为在群里说过,他就是为了让孩子出生在罗马才拼命往北京挤的,他要让孩子从小就享受最好的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

胡有为叹气:“像我们这种才成为中产的人,资金链是很薄弱的,随便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断掉。不过回老家来,主要是我妈生病,我奶奶也是长年吃药,病病歪歪一直不怎么利索。我爸走了,家里就我一个男人,我得担责。但是回来这半年感觉也不错,每天早上起来再也不用想着房贷车贷孩子上学这些事了,因为手有余钱心不慌。真是不懂啊,当初我怎么会贷款 30 年买房的,30 年啊,等还完贷款我都老了,房子也老了。还好醒得早,无债一身轻。所谓的中产,就是泡沫,轻轻戳一下就破了。”

严若朝想了想,安慰说:“不算泡沫吧。现在这个社会,中产才是中流砥柱,是流动性最大的阶层,上上下下很正常。你只要有机会,以后还能升起来的。”

胡有为笑着问:“这怎么说?”

见他问,严若朝便认真说了:“按现在中产的标准,很多小地方出去打拼的人,用能力加点运气,是可以越升中产的,生活水平和教育医疗、社交深造等,相比以前的生活是好几个质的提升。但因为他们是自己拼上来的,家里不能兜底,所以一有风险就容易跌落。但他们跌落了也不会一直消沉,还是会再伺机而动。所以中产是现在流动性最大的阶层。反倒是上层和最底层,特别稳固。因为上层人家大业大,在这里损失了在那里又能赚回来,一次两次失败对他们来说小意思,他们有基础,能盘活,很难出现一次风险就跌落下来的情况。而最底层的人,享有的资源实在太少太少,有的学会了贫穷生活法则,有的陷在消极认知里,也很难流动。所以,现在社会的中产才是最爱折腾的,不过社会也需要你们的折腾。”

66.有文学梦的60后女性,优雅不诉苦的40后女性

胡有为笑了:“你这一说,那我以后还有机会翻身?不过我也想通了,以后顺其自然,不要霸蛮。我老婆也是,她离开时确实不甘心,但回来后觉得太舒畅了。我们卖房卖车后还剩个几百万嘛,那在北京根本不算什么,但到我们县里居然都是大额存单,银行抢着找我们开户,利息也比普通利息高,现在我们每个月利息钱就够生活费。我老婆闲不住的,在工业园找了个行政的工作,一个月到手才三千块,但不加班没压力,也很舒服。我就怕我们把这个喘息的机会当成是常态,彻底丧失斗志,所以我计划生个二胎。”

“生二胎?”严若朝又惊了一讶,“你以前在群里和同学们讨论孩子教育,不是说要把全家所有资源都用来精心培养一个孩子吗?”

胡有为一笑:“那是以前压力大,我跟你说,人只有压力大,才不想生孩子。现在我觉得我这样也蛮好的呀,生个二胎没问题。孩子教育嘛,我也想开了,普通教育也行。我女儿以前在国际学校,算是享受了优质教育,但她大部分同学上那个学校只是平常选择,我们却是垫起脚尖。就像我老婆买奢侈包,像我们家买大平层和豪车,都是拼劲全力,而我女儿的同学家买这些东西都只是日常生活。只有当你的生活配套是你的生活日常,而不是你跳起来才够得着时,你才不会失去生活中的普通快乐。”

“这倒是,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得是顶配的。”严若朝说。她很是意外,这么要强的同学居然连孩子的教育都可以让步了?

“就是嘛!”胡有为愉快地赞同。头发已经洗完,他自觉地开始给她按摩头部,按摩其实是另外的收费。“我回来后也渐渐和一些老同学联系上了,他们就在县里生活,也挺好的。”

于是便一下子说了好些同学。以前很多女生喜欢的帅哥班长,在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