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5)

上没事,真的没事。俺没叫马子那样。你信不信?”

大脚老汉一下子老泪纵横,急忙拨开孙子,抓着老太太的手说:“枝子她娘,你甭说啦!甭说啦!”

老太太还是一个劲地追问:“你信不信?你到底信不信?”

老汉流着两行长泪道:“俺信!俺信!俺信呀枝子她娘!……”

枝子和羊丫都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都趴到娘身上大哭。就连细粉也在一边暗暗抹起了眼泪。

绣绣老太这时说:“信就好,信就好,信就好……”她说得一声比一声弱,同时脸上的红晕也如落日后的晚霞一样悠悠消失。说到最后已听不到声音了,只见她嘴角一扯,绽出一个笑容,那口气便如游丝一般断了……

每当夜幕降临,“非农产业长廊”闪烁着一片灯光的时候,总有一个人晃动着又宽又矮像小门扇一般的身子,如幽灵似的在街上游荡。

这人是郭自卫。他每走在这布满工厂与店铺的大街上,心里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他在六年前离开了天牛庙,去年冬天才回来,一回来就目睹了村里的巨大变化。但他并没有为之欣喜,相反的是内心深处却有一种醋意甚至敌意。时至如今,他对封铁头、封合作父子越来越痛恨了。尤其是对封铁头这个老东西,他简直是恨之入骨。是不假,当年他退下来,封铁头是让他接班当了书记,可现在想来那不能算老铁头对自已的恩赐。论能力与人品,当时他在全村也是出众的;论出身,他爹郭小说是个老长工、老党员、老干部,身为食堂主任却饿死了自已的故事一直被村民们传颂。想不到,老铁头只是把他当作临时过渡,最终还是让他儿子掌了大权,况且是用了那种卑鄙的手段!他妈的,果园被毁是我的过错吗?当时不是你当天牛庙的太上皇事事都说了算吗?如果不是你发话要分就分个彻底,谁敢把果园分到户?最后你却反打一耙,用它当把柄赶我下台,你说你狠也不狠?

郭自卫对下台后的经历不堪回首。不能当书记了他曾万念俱灰,不知道自已今后的日子怎样熬下去。他白天到责任田里干活时,灰溜溜地像个老鼠最怕见人;夜晚听到本该播送自已声音的大喇叭传出封合作的声音,他痛苦得要拿被子捂住自已的脑袋。半年过去,他才在自已灰暗的日子里点上一盏明灯让自已打起了精神:他要生个儿子。他已经有了两个丫头,当书记的时候根本没打算再生,可是现在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生个儿子。“无官一身轻,有儿万事足”,这成了他的黄金信条。然而天不遂人愿,他好不容易让老婆怀孕了,足月后却又生了个丫头。按照计划生育政策这当然是超生,他被开除党籍并被罚款两千。但他不改初衷,党籍的丢失更让他有了破釜沉舟的决心。这时村里管计划生育的吴香苹一天找他一趟,催他去做绝育手术,他为了保全自已那根无比重要的输精管,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带全家离开天牛庙去了东北。在吉林长白山麓一条深山沟里,他帮人家种人参,一气住了五年。这五年中他始终没忘他的首要大事,干完一天活后便在那臭烘烘的东北大炕上跟老婆鼓捣。结果弄出来的还是个丫头。看着炕上一溜四个相同品种的,郭自卫跟老婆抱头痛哭。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郭自卫又开始了新的努力。过了两年,一个带把儿的终于在那座大炕上降生了,郭自卫欣喜若狂,儿子刚满月就带全家回了天牛庙。可是到家后郭自卫方知道他并不是“凯旋”,因为封合作丝毫不讲情面,对他进行了十分严厉的处罚,不但不给他补新生儿的土地,还让交六千块钱,否则就要拆他的屋。郭自卫只好将在东北攒下的四千全部拿出,又求借了两千,才把自已的三间老屋保住。

这样,郭自卫就面临了严重的生存窘境:大小七口人却只有原先分的,这几年让人代种的三亩地。正考虑怎么办,封合作推行“两田制”,他的三亩地又被抽去了一半!高价地他是无力买的,封合作极力倡导的“二、三产业”他更不敢想。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地扔给老婆和十七岁的大闺女,他到外头打工去。春天出门,他去了济南给人建楼。砌了半年的砖,手上不知磨去了几层皮肉,到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