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说共产党毛主席好。

这年秋后,天牛庙农业合作社扩展到了八十一户,百分之八十是贫雇农。

这时,县里召开了一次农业合作会议,封铁头去参加了。他对别的内容记得不太清楚,但有一个口号让他刻骨铭心,那就是:要使合作社社员的生活水平三五年内赶上富裕中农水平。铁头明白,就凭天牛庙合作社这个底子,三五年内赶上富裕中农完全是句空话。要知道,八十多户社员,一半以上是难填的穷坑,光是叫他们一年到头粮食不断顿就很困难,啥时能叫他们吃不愁穿不愁?

铁头很犯难。想来想去,还是要多动员中农入社。社里如果中农占得多了,那么社员生活的总体水平才能升上去。他回来把会议精神传达后,又让大家分头动员中农入社。于是在年前年后,村干部和一些合作社的骨干们便整天往中农特别是富裕中农家里跑。然而不知磨破了多少嘴皮子,效果还是不佳。x?

中农们入社的虽然还不多,但封铁头带回来的那个口号却让他们知道了。哎呀呀,农业社要赶上咱们!癞蛤蟆还要赶上马驹子来!他们从心底里发出鄙夷的讥笑。

这个口号在封大脚这里却引起了实实在在的警觉。三五年赶上,照他们这样弄下去,有国家给钱,有那些好种子和肥田粉(他通过这一年的对比已经认识到那些东西确确实实能够增产),也不是不可能的。啊哟,如果真叫他们赶上,咱的脸往哪里搁呀?咱可是人家无数次来动员也不入社的呀!

不行,我要好好地弄,一定一定不能让他们赶上!

大脚暗暗下了这样的决心,更加尽心尽力地种地,也更加尽心尽力地持家。1955年春天,已经定亲一年的枝子因为婆婆突然死去那边无人做饭,只好仓促出嫁。绣绣道:咱闺女出门子,怎么说也得给她置点像样的嫁妆!大脚先是答应着,可是等到了集上,看桌桌贵,看柜柜贵。最后终于置了几件便宜的。拉回家绣绣看了说这怎么行?大脚说:有这些就真好!你来咱家带了些啥?这话又勾起绣绣的伤心事,便不再说一句话。倒是枝子心宽,一点也不计较,带着那几件便宜货平平静静地出了嫁。

对自已的作为,大脚心里也曾生出几分愧疚,但他很快就原谅了自已。他想,我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给闺女再多也成了人家的,可我省下一些就能叫这个家殷实一些,就能叫这个家跟别人比试比试!

心里边顺了,发家的劲头也更大了。在1955年这一年里,他领着儿子家明与小舅子可玉,起早贪黑,把地种得像绣花一样精细了。

他虽然知道良种化肥能够增产,但对它们依然有排斥心理。他认为,那些东西是农业社的东西,而农业社的东西他就不能用。

不用这些却又想增产,他便采用一些别的法子。到了种麦子,为了能够得到明年的丰收,决定使用他爹临死时讲过的一个办法:把芝麻炒熟与麦种拌到一块撒到地里,这样,麦苗借了芝麻的力气,能够长得格外好。他就把家里收的十斤芝麻全部用在了麦地里。这件事被别人发现了传开后,许多人都惊叹:“哎哟,大脚今年种麦可破了血本喽!”

大脚万万没有想到,这用熟芝麻垫底的三亩麦子,竟然没能由他来收。

第十四章

腊月。

腊月是中国农村一个十分重要的月份。春夏秋冬一个大循环结束了,庄稼人的四肢变得悠闲起来,便能集中地使用脑瓜顾后,瞻前,把思想的范围尽可能放大一些。这是一个难得的空间。

中国那些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政治家深深地了解这一点,便像染布师往白布上倾倒染料一样及时地将自已的思想灌输到这个空间里去,一些关于农村的重大举措往往选择在这个时间贯彻。

腊月初四到初六,中共沂东县委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各村党支部书记和农业合作社社长以上的干部全部参加。会上传达了来自北京的声音。那个伟人的声音让会场上县、区、乡、村四级近两千名干部深深地受到了震动: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