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时候,戴清嘉和李韵就爆发过一次矛盾,原因是戴清嘉说她不想读书。
李韵几乎尖叫着质问她:“不读书,你想做什么?你初中毕业能做什么?奶茶店店员、服务员还是收银员?”
李老师对初中学历的人所能做的工作的认识很贫乏,但是她每说出一种可能性,好胜心就像被划一刀,这使她感到耻辱。她所教导的学生、她的大女儿无一不是品学兼优,唯独戴清嘉……
母女之争,戴航通常是明哲保身,他假装看电视,荧幕上女主角的哭戏拙劣、夸张,影响了李老师的发挥,她回头斥道:“关了!”
戴清嘉只是随随便便一说,不料激起了李韵的雷霆盛怒,此时此刻,面对李韵咄咄逼人的质问,她又随随便便向着电视一指:“演员,我可以做演员。”
安城虽然是大城市,但观念还是很传统,并不如北京、上海开明和前卫。李老师愣了一下:“你做梦!”
戴航回想起那段时间,仍心有余悸,但不管怎么说,最终李韵还是接受了戴清嘉的选择。送她们到了机构所在的位置,他主动说:“你陪女儿上去,我去附近老李家坐坐。”
机构名字为寻亦,除了需要做常规的咨询,还要参加一系列的测评,包括笔试以及形象、台词、声乐、舞蹈的展示。她们到达楼层后,工作人员上前接待李韵,让她先在咨询室坐坐,然后指引着戴清嘉往04号教室参加笔试。
两小时后,工作人员拿着戴清嘉的笔试结果,坐在李韵面前:“清嘉妈妈,笔试呢,主要是测试我们孩子的基本文艺素养。我看清嘉是很机灵的,可能以前没有注意这方面的积累,现在的问题是文化素养的水平比较低。”
戴清嘉的文化课水平,李韵心知肚明,可是亲耳听见,还是心里有气:“哦,那我觉得文化水平很高的也不需要来参加艺考。”
“清嘉妈妈,话不是这么说,表演并不是像你想的那样,是差生的捷径。毕竟,演员要有基本的文艺素质,才能够读懂剧本、理解人物。”工作人员见李韵面色难看,连忙补充说,“当然,这个方面以后可以补,它只是测评的一小部分。”
工作人员问了戴清嘉一系列问题,比如有什么才艺,从小喜欢看什么书,最喜欢什么类型的小说或者电影。
戴清嘉一律脸不红心不跳地回答:“没有。”
工作人员惊讶道:“跳舞没有学过吗?你的身段条件这么好,不学跳舞多可惜。”
其实琴棋书画,李韵在戴清嘉小时候通通送她去学过,不幸的是,全都以她把老师气个半死被逐出师门告终。
“没学过。”李韵打断说,“现在是来学习表演,不是考电影学院,花钱还不能报个培训班了吗?”
“我们是为了更了解清嘉的情况。”工作人员尴尬地起身,“最后一部分测试需要上镜,家长可以来旁观。”
今天是报名日,人比较多,走廊上聚集着一群光鲜靓丽的男孩女孩。
戴清嘉穿过人群的时候,引得大家纷纷注目。她是在美貌密度最大的地方也可以做中心焦点的人,所以这大概是她最得心应手的一个环节。
表演教室里已经架好了机器,表演的时候会有镜头对着拍,监视器前坐着三位老师。虽说是随机表演,但是目前来说,本质还是对样貌在镜头前的考验。
轮到戴清嘉,她上台的时候,路过监视器,不经意间和其中一位女老师对视。在外面候场时,众人因为要上镜而紧张、焦虑,她毫无感觉,和女老师对视时却心里一紧,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样既平淡又锋利的眼神。
戴清嘉表演经验为零,即兴地胡乱发挥了一番,下场时不自觉地再去寻找那位女老师,她已经不见了。只剩下工作人员指着方才的影像,为李韵解读三庭五眼之类的概念。
工作人员先说戴清嘉的缺点:“清嘉要是能再瘦一点儿,就非常完美了。”
李韵诧异地看了匀称、修长的戴清嘉一眼:“她还需要再瘦?可不能为了当个演员影响身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