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长公主攸宁,柔嘉淑顺,性行温良。”
“翰林院学士沈舟琰,品貌出众,文采斐然。特将长公主攸宁许配沈舟琰为妻,择吉日完婚。钦此!”
沈舟琰还愣在原地,浑身冰冷,耳边嗡嗡作响。
他只觉得那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将他钉死在原地,动弹不得。
直到身旁的太监压低声音,用气音提醒:“沈状元,接旨吧。”
他才像一个被人抽去魂魄的木偶,迟缓地、僵硬地跪了下去,伸出微微颤抖的双手。
那卷明黄的圣旨就这么落在了他的掌心。
薄薄一卷,却重若千钧,压得他指骨都在发麻。
“恭喜沈状元!贺喜沈状元!”
“恭喜公主殿下,贺喜公主殿下!真是天作之合啊!”
◇ 第11章
潮水般的恭贺声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沈舟琰整个人淹没。
他像一个被人抽去魂魄的提线木偶,被身旁的太监扶着站起身。
随即,他脸上挂上恰到好处、温润如玉的微笑,对着前来道贺的王公大臣们一一回礼。
攸宁公主已经回到了他的身边,亲昵地挽着他的手臂,笑靥如花,接受着所有人的祝福。
“沈状元,恭喜恭喜!来,本王敬你一杯!”一个宗室亲王端着酒杯走来。
沈舟琰的笑意未减,眼底却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在皇帝的注视下,他没有拒绝的余地。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带着熊熊燃起灼烧感,一杯接着一杯。
前来敬酒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脸上都挂着热络的笑,说着天造地设、郎才女貌的吉祥话。
沈舟琰也跟着笑,仿佛真的为这天大的喜事感到荣幸。
只是那笑意,从未抵达过眼底。
他觉得自己像个在台上唱戏的伶人,演着一出名为“状元驸马”的折子戏。
台下看客满堂喝彩,可他自己却只觉得荒唐又悲凉。
“轰”
一声巨响划破夜空,紧接着,一朵巨大的金色烟花在太极殿外骤然绽放。
万千金菊洒落,将漆黑的夜幕照得亮如白昼。
除夕夜的烟花开始了。
流光溢彩的光芒透过窗格,映在每个人的脸上。
皇帝站起身,走到殿前,望着这盛世焰火,龙颜大悦,他回过头,看向沈舟琰,朗声笑道:“沈状元,朕听闻你的家乡兰溪镇烟花亦是一绝,比起长安这番景象,如何?”
“兰溪镇”三个字,像一把淬了冰的尖刀,毫无预兆地刺进沈舟琰的心脏。
他脑海里轰然炸开的,不是眼前的烟花,而是另一幅画面。
是曲昭昭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沈舟琰,兰溪村烟花最好看了,今年你同我一起去看吧!”
“舟琰,明日你就要进京赶考了,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明日除夕你陪我看场烟花可好?”
“舟琰,听说今年除夕宫外也准许放烟花,你能不能……陪我一起看?”
“就一次……”
他想起她站在腊梅树下,一次次问他除夕能不能陪她看烟花时,那小心翼翼又充满希冀的眼神。
想起他自己是如何用一句句冷冰冰的“不得空”,将那点微光彻底掐灭。
他总说“下次”。
可他和她之间,原来早就没有下次了。
愧疚和痛楚像一根烧红的铁钎,狠狠烙在他心上,烫得他几乎要站不稳。
“沈状元?”皇帝见他出神,又唤了一声。
沈舟琰猛地回神,垂下眼帘掩住眸中所有的情绪。
再抬头时,已又是那个从容不迫的状元郎。
他躬身一揖,声音清朗:“回陛下,兰溪烟火是人间炊烟,虽有片刻璀璨,却终归于寂。”
“长安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