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静宜握住她的手,“我有同伴,不用担心。阿清,我骗了你,其实我不是单纯的国文老师。我……”
她顿了顿,“我是地下抗日组织的成员,明德女校只是我的掩护。现在广州不安全,组织让我立刻转移到重庆。”
叶茜澜惊呆了,她看着邓静宜,仿佛第一次认识她。
她竟然一直在为国家的未来奔走。
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
邓静宜的眼圈红了,“阿清,对不起,一直没告诉你真相。”
“我知道你经历了很多磨难,不想让你再卷入危险。你就留在广州,守着你的清韵阁,好好保护自己。等战争结束了,我一定回来找你。”
叶茜澜接过书。
她看着邓静宜眼中的坚定,用力点了点头:“静宜,你一定要小心,我等你回来。”
“我...我能帮你什么?”
邓静宜摇摇头:“你已经帮了大忙。阿清,忘掉这几天的事,继续过你的生活。”
她顿了顿,“如果有人问起我,就说我去法国留学了。”
叶茜澜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你要保重,一定要回来。”
邓静宜紧紧抱住她:“等木棉花再开的时候,我会回来的。”
当晚,邓静宜在叶茜澜的帮助下离开了广州。
叶茜澜站在店门口,望着她离去的背影,雨水和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一年过去了。
木棉又开了。
叶茜澜站在明德女校的教室里,正在给学生们讲解《木兰辞》。
她环视教室,目光落在前排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身上。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诗表现了木兰什么样的品质?”
小姑娘怯生生地举起手:“叶先生,这句诗是说木兰很勇敢,不怕困难。”
叶茜澜微笑着点头:“说得很好。木兰代父从军,不是因为喜欢打仗,而是为了保护家人。有时候,我们女子也要有勇气面对困难。”
自从邓静宜离开后,叶茜澜接手了她在明德女校的教书工作。
起初,她只是临时顶替。
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份工作。
看着那些女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她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鱼贯而出。
叶茜澜整理着教案,突然听到有人叫她。
学校门房的老张在教室门口喊道。
“叶先生,有您的信!”
叶茜澜的心跳突然加速。
这一年里,她每周都会去邮局询问。
但从未收到过邓静宜的任何消息。
第二十五章
叶茜澜快步走到门口,接过老张手中的信封。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盖着重庆的邮戳。
叶茜澜的手微微发抖,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条:
【阿清:
重庆的天气很潮湿。
我常常想念广州的木棉花。
你过得好吗?
我一切都好,不必挂念。
记得照顾好自己。
静宜】
叶茜澜的眼泪落在纸条上。
这是邓静宜离开后第一次联系她。
回到店铺,叶茜澜将纸条藏在一个绣花荷包里。
阿福正在整理一批新到的货,见她回来,高兴地迎上来。
“太太,今天收到一批好东西,您要不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