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茜澜摇摇头:“明天再说吧,我有点累。”
她独自来到后院,坐在那棵老榕树下。
拿出信纸和毛笔,给邓静宜回信。
窗外的木棉花还在落。
叶茜澜忽然笑了,提笔在信纸上写道:
【静宜,广州的木棉又开了,红得像火。
我这儿一切都好,铺子来了新客人,学生们也长高了。
你在重庆,可别忘了添件衣裳……】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
叶茜澜每周都会把写好的信寄往重庆。
可却再也没有收到过邓静宜的回信。
她安慰自己,也许是战事吃紧,信件往来不便。
这一年,广州城里也不太平。
街上时不时能看到穿着军装的士兵匆匆走过。
老百姓们都在传,说日本人的炮火离这儿越来越近了。
叶茜澜在学校教书时,也会给学生们讲一些抗日的道理。
鼓励她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出份力。
这倒和邓静宜当初的做派有几分相似。
有一天,叶茜澜去邮局寄信。
碰见了以前和邓静宜一起做事的老周。
老周神色有些慌张,见到叶茜澜时,眼神躲闪。
叶茜澜赶忙拉着他问:“老周,你知道静宜的消息不?我给她寄了好多信,都没个回音。”老周支支吾吾地说:“叶小姐,我……我也不太清楚,重庆那边乱得很。”
叶茜澜心里犯起了嘀咕,可也不好再追问。
回到家后,叶茜澜坐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
她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也开始学着邓静宜的样子。
把头发梳成简单的发髻,说话做事也有了邓静宜的沉稳劲儿。
她自嘲地笑了笑,也许是太想她了吧。
又过了一年,木棉依旧如期开放。
这一天,叶茜澜正在课堂上讲课,突然听到外面一阵骚乱。
原来是日本兵打进广州城了,学校不得不停课。
叶茜澜带着学生们躲进了地下室,心里却想着邓静宜,也不知道她在重庆是否平安。
等日本人的风头过去。
叶茜澜回到家中,发现店铺被洗劫一空。
阿福红着眼眶告诉她,日本人抢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
叶茜澜没有哭,只是默默地收拾着残局。
她想起邓静宜曾经说过,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强。
在收拾东西时,叶茜澜在邓静宜的旧箱子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邓静宜穿着学生装,笑得灿烂,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
“愿为理想,死而无憾。”
叶茜澜这才明白,邓静宜一直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
从那以后,叶茜澜开始四处打听邓静宜的消息。
她找到了更多和邓静宜一起做事的人。
从他们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拼凑出一些真相。
原来,邓静宜在前往重庆的路上,遇到了日本人的飞机轰炸。
为了保护同行的同志,她不幸被炸中,当场就没了性命。
那些信件,都是她提前写好。
拜托同志在合适的时候寄出的,就是怕叶茜澜担心。
知道真相的叶茜澜没有崩溃大哭。
只是一个人坐在老榕树下,静静地看着飘落的木棉花。
她终于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