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失魂落魄的丈夫,而是镇守边疆的镇国将军。
接下来的日子,傅寒川全身心地投入到军务中。
他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去军营查看士兵的操练情况,亲自指导他们的战术;
他研究回纥的作战方式,制定相应的防御策略;
他还深入到凉州城的百姓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安抚他们的情绪。
凉州的百姓大多是军户,祖辈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对军队有着天然的亲近和信任。
见新来的傅将军没有架子,不仅关心军队,还关心他们的生计,都对他十分敬重。
有一次,他去城外的村庄巡查,看到一户人家的孩子得了急病,高烧不退,村里的土郎中束手无策。
孩子的母亲急得直哭,傅寒川想起楚云朝曾经教过他的一些急救方法,便让人找来艾草和白酒,用热水浸湿艾草,热敷在孩子的额头和手心,又让人去军营取来退烧药。
折腾了大半夜,孩子的烧终于退了。
孩子的母亲感激涕零,要给他磕头,他急忙扶住她:“不必如此,这是本将应该做的。”
看着那孩子安稳睡去的模样,他忽然想起楚云朝。
她总是那么善良,见不得别人受苦,当年在北疆,她背着药篓,为受伤的士兵疗伤,为贫苦的百姓义诊,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不知她现在,是不是也在哪个地方,用她的医术帮助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第二十二章
日子一天天过去,傅寒川渐渐适应了凉州的风沙,咳嗽好了许多,整个人也精神了不少。
只是在夜深人静时,他还是会想起楚云朝。
他会想起她为他缝制的冬衣,针脚细密,暖和得很;会想起她做的莲子羹,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清香;会想起她在灯下为他研墨的模样,月光洒在她身上,安静得像一幅画。
他甚至会想起他们偶尔的争吵。
有一次,他因为军务繁忙,忘了他们的成婚纪念日,她气得好几天不理他,最后还是他买了一支她最喜欢的玉簪,哄了半天才哄好。
那时觉得她有些小题大做,如今想来,却是满满的甜蜜。
原来那些被他忽略的日常,早已刻进了他的生命里,成为他最珍贵的回忆。
这日,周毅匆匆来报:“将军,回纥人来了!”
傅寒川猛地站起身:“来了多少人?在什么位置?”
“大约有五千骑兵,已经到了咱们城西的黑风口,看样子是想偷袭咱们的粮仓!”周毅的语气很急促。
傅寒川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来得正好!传我命令,让第一营和第二营的士兵,悄悄绕到黑风口的两侧,第三营随我正面迎敌,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
“是!”周毅领命而去。
傅寒川迅速换上铠甲,拿起那杆跟随他多年的银枪,翻身上马。
走出军营时,看到士兵们已经集结完毕,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
他勒住马缰,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朗声道:“兄弟们,回纥人敢来犯我疆土,抢我粮草,咱们能答应吗?”
“不能!”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在风沙中回荡,震得人耳膜发颤。
“好!”傅寒川举起银枪,“随我杀!”
“杀!杀!杀!”
马蹄声哒哒作响,在黄土地上扬起阵阵烟尘。
傅寒川一马当先,银枪在他手中如蛟龙出海,枪尖闪烁着寒光,所向披靡。
黑风口的战斗打得很激烈。
回纥的骑兵很勇猛,骑着高大的战马,挥舞着弯刀,悍不畏死地冲过来。
但凉州军的士兵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战斗,他们配合默契,利用地形优势,将回纥人团团围住。
傅寒川在敌军中冲杀,银枪所到之处,敌人纷纷落马。
他杀得兴起,忽然看到敌军阵中有一顶华丽的轿子,被层层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