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道干辣椒炝莲菜,会放点黑木耳做点缀;再就是油炸花生米,这是喝酒必不可少的。她妈特讲究,一般招待重要客人,花生米提前要反复挑选,个头绝对一般大小,都是品相、色泽极其饱满好看的那种。下面是八个主菜带八道汤盘。这大概就是“八大件子”的主体了,讲究上一道硬菜配一道汤。八个硬菜和八道汤也是讲究四荤四素的,但招待的客人特别当紧,也就破了规矩,上的荤菜可以是六道,甚至八道全荤。这天她妈就是这样准备的:第一个端出来的是香酥葫芦鸡;第二道是松鼠鳜鱼。这两道菜都是吉(鸡)庆有余(鱼)的一种讲究。第三道是红烧果子狸;第四道是一虾两吃(那时县城活虾极少,从省城拉回来能晃荡晕死一多半,所以价钱特别贵);第五道是天麻炖野猪肉;第六道是牛肝菌炒麂子肉;第七道是红烧嫩笋野鸡(野鸡学名叫雉鸡,尾巴特别长,多被舞台上吕布、周瑜、穆桂英、樊梨花等男女英雄,弄去做了插在头顶上以示英武的翎子);第八道就是精心炮制了三天三夜的熊瞎子前右掌了(但愿不是错砍了左撇子的前右掌)。八道汤是与八道主菜交叉上桌的。今天的第一道就是王八汤,这自然是最硬的一道汤。王八绝对是在河里捉的,这个好认,家养的一看就乖巧,脂肪厚也懒得动,生长期短,颜色自然偏嫩;而野生的偏黄,有蜡质感,体态矫健、爪子锋利、贼劲死大,都买回来两三天了还试图从深铁桶里越狱逃跑。第二道是鸡蛋饺子黄花木耳汤:把鸡蛋摊成小饼,包上肉馅儿,扣在碗底蒸熟后,翻在汤盆里,是一个碗状的坨,然后把烧好的黄花木耳汤浇上去就是。第三道是铁棍山药炖猪蹄;第四道是酸辣肚丝汤;第五道是鲫鱼汤;第六道是生汆丸子汤;第七道是青蛇汤(杨艳梅死不让弄,嫌恶心,可她妈听说如今县城人讲究吃蛇,上了蛇,宴席就是一种档次,也就从饭店弄了一条炖好的青蛇《白蛇传》里把赤胆忠心的青蛇叫青儿,好在不是白蛇,那可就把一个戏的主角炖了);第八道是百合煮汤圆,这也完全是一个讲究。一般“八大件子”到此就过了大劲,最后吃米饭无非是再上两个扣碗肉而已。但今天杨艳梅她妈又另加了八道下饭菜:豆酱蒸扣肉,豆腐乳蒸扣肉,梅菜蒸扣肉,粉蒸扣肉,外加一个小炒(土豆丝、绿豆芽、粉条、肉丝、豆腐丝、木耳丝、青椒丝、黄花菜八样混炒),一个洋芋粉饼炒腊猪脸(这是山乡几个县的最爱,尤其猪拱嘴那儿筋道又脆落,特别耐嚼耐品),还有一个生腌芥菜和一个生腌线椒。这两个菜一上来,杨艳梅她妈先自谦一番:“对不起,慢待贵客了,随便抓两个烂腌菜,凑个碗数。”谁知就这两个菜下饭最可口,吃得最多,因为实在是吃腻歪了。都说:“今天杨局长和嫂子算是给我们普及了啥叫真正的‘八大件子’常识。”
现在该说说客人了。这也是一个特别豪华的“锅底”,主宾是那个几月前就答应给杨艳梅她爸捻弄副局长的常委副县长,再就是组织部部长。副县长还带着老婆(也是副科)。其余还叫了两个退到二线的副县级,过去都是在台面上吐口唾沫能把地砸个坑的人,至今“余温尚存一息”,是副县长的老哥儿们弟兄,要说蹭饭,他俩也算。还有卫生局局长等。杨艳梅她爸首先感谢了各位的鼎力支持,自已咣当咣当干了三杯,然后才请副县长讲话。副县长非常干脆:“都在酒里了,干!”大家就吱溜一声,把杯中酒喝得干干净净。酒是好酒,原谅这儿就不做广告了,一箱六瓶,喝完又打开一箱。那时这酒还算便宜,可一次招待客人能动用两箱的也不多。当第一箱喝完时,副县长端起酒杯把卫生局局长叫了起来,说:“老杨的女儿已经借调到你们县医院了,啥都不说了,干一杯!还有你,你,都端起来端起来,还是那句话,一切都在酒里了,干!”说完,他先带头干了。那几位也就跟着吱溜吱溜喝得见了底。其实本不需要那么大的响动,也不需要错位发声,但这响声无论如何都是要让提议者听见的,尤其是还得配合上十分夸张的俯仰动作,这就是酒场的大学问了。
而在几个部门领导前仰后合地饮下“话在酒中”的美酒时,杨艳梅刚好端上那道青蛇汤。她本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