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3)

里奥拜勒(JeanPaul Riopelle, 1923)

加拿大画家、雕刻家。生于蒙特利尔。从1947年起居住在巴黎,是加拿大抽象绘画的领袖人物。他与同胞、加拿大画家波杜阿斯一起,把法国的“不定形艺术”带到了加拿大。里奥拜勒在巴黎时和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琼·米切尔结婚。1945年他参加了“自动性绘画者”展览。在巴黎认识了沃尔斯等“斑点派”和“非正式艺术”的艺术家。1948年回到加拿大,签署了“反全球”宣言(Refuse Global Manifesto),这一宣言对加拿大法语地区的前卫艺术的重要性相当于当时的超现实主义宣言。50年代他重返巴黎。从事抽象绘画的创作。他也是个多产和尝试各种绘画手法的画家,从40年代后期开始,他就交替从事水彩、墨水、油画、炭笔或色粉笔创作,也做蚀刻版画和石版画等,并制作巨型拼贴壁画。(徐虹)

skbshge

凯利

凯利(Ellsworth Kelly, 1923)

美国画家、雕塑家。曾就学于波士顿博物馆学校。19431946年在美国军队服役。1948年去古巴、法国旅行。19501951年参加在纽约的“现实新闻沙龙”。1951年首次在阿尔瑙画廊举办个人作品展,主要是绘画和彩色浮雕。1952年以几何形体的抽象绘画参加梅特画廊举办的两次集体性画展。1956年在贝蒂·巴逊画廊举办画展。60年代开始,他采用绝对对称的构图,如在作品《橙与绿》中,他把整齐的涂上颜色的矩形,规矩地依次排列,就像一张彩色图表。他的画有丰富的色彩关系,如《蓝、绿、黄、橙、红》(1966)。在作品《灰色画板》中,他将两块画板并置在一起,色彩关系微妙。他用中间画对角线的方法把互不相干的平面清晰地分开。他对色彩的运用十分敏感和精微。他在用色的某些方面与硬边抽象绘画相似。他的后期作品朝“成形画布”发展,这与他的雕塑相接近,主要通过浮雕突出部分产生效果。如《无题》,给人一种空灵虚幻的感觉。他曾为1964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天幕做过类似的雕塑。197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了回顾展。(徐虹)

skbshge

弗兰西斯

弗兰西斯(Sam Francis, 1923)

美国画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州。1941194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医学和心理学。后转旧金山加州艺校学画。19481950年转回伯克利分校继续学习艺术。曾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50年抵巴黎,与里奥拜勒及其他“非正式艺术”画家结识。1952年在巴黎举行首次个展。

弗兰西斯绘画早年受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杰克逊·波洛克和巴黎的不定型艺术的影响。1957年他在日本停留了一段时间,从此他的绘画出现了用稀薄的颜色滴漏到画布上,并让其互相间渗透、溶化的方式作画。作品构图以不对称的色彩对比为主。如《光亮的背景》。60年代,他将东方的感性和当时极少主义的单纯形式构图结合起来,画面以一些有形状的红、黄、蓝色形组合在一定的画面空间中,造成色场绘画的明显效果。70年代初期,他的绘画越来越讲究边缘的处理,有时他将颜料围绕着画布泼溅,画布中间留有洁净的空白。他的作品以抒情性为主,并用一些精致的疏线来控制和调节画面的节奏和布局。他是一个不顾忌时尚和类属的画家,他的绘画就是根据自己的天资,自然而又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他曾说过:“我相信只有当一切所希望和所拟定的东西都被剔除之后,才能表现出一件事(或一幅画)的真正性格。因为所有的希望和企求都强制我们,以一定的方式方法去看它所要求的东西,这样看到的只是表面而已,而真正的本质却隐藏在表面的下面。一件艺术品必须把观众置于怀疑的情势之中。”1969年他的回顾展由柏林美术馆、休斯顿美术馆和德克萨斯美术馆联合举办。1967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